继箱养蜂就是将巢箱和继箱叠加在一起的养蜂方式,它是利用蜜蜂的生活习性来夺取高产。蜜蜂总会把蜂蜜贮存在巢箱的上方,依次向下为贮粉和育子。意蜂都是用继箱饲养,继箱养蜂也就成为饲养意蜂的“专利”。
中蜂能否继箱饲养,众多的资料认为中蜂是可以继箱饲养的,但是大多数离不开搬用意蜂的管理模式,然而中蜂与意蜂在生活习性方面有许多不同之处,有些习性恰好相反,如抗蜂螨、抗巢虫、扇风方向等。因此中蜂继箱饲养应因蜂而异,不宜照搬用意蜂方法管理中蜂。
经蜂场几年试验,采用标准箱中、意蜂同场饲养,取材容易,可充分利用意蜂巢脾和蜂具;管理容易,蜂群在整个流蜜期采集积极、不分蜂、进蜜快、搬运快、成熟快,取蜜不伤子脾,继箱上不造王台,蜂王很少上继箱产卵。经蜂场几年的饲养实践,蜂蜜增产显著,同时质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以下是在中蜂继箱饲养管理中总结了一些粗浅经验,供大家参考。
1、培育适龄采集蜂
在流蜜期到来前约45天着手培养适龄采集蜂,开繁时群势不少于3脾蜂,饲料充足,注意保温及奖励饲喂选择完整的育过一二代子脾的巢脾。把巢脾(空脾)抽出来用硫磺熏杀过后再使用,这样培育出来的子脾封盖整齐健康、繁殖快、工蜂寿命长。
期间要保持蜂略多于脾,适当加脾和造脾扩巢,在整个繁殖期尽可能满足蜂群繁殖所需要的条件,流蜜期到来时群势不低于6脾蜂,子脾达到4~5脾。如果个别群势未达到要求可以直接从补助群连蜂带脾补入继箱群,方法:利用傍晚或晚上中蜂较安静的特点,用清水细雾轻轻将2群蜂喷湿,放入需要补入的蜂群,即可直接并入继箱群,以达到继箱群势要求。
2、新王培育
蜂王质量的优劣对于蜂群群势的发展和蜂产品的产量质量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选育是养好蜂的关键之一。育好1只蜂王相当养好1群蜂,要选用产卵能力强、能维持强群、性情温和、抗病能力和采集能力强、产量高的优良种群的蜂王进行育王,约在流蜜期到来前15天着手培育新王,新王是继箱饲养的关键一环,它精力旺盛,分泌蜂王信息激素多,能有效抑制和维持大群,在整个流蜜期工蜂采集积极性高,且不产雄蜂卵,并能有效利用意蜂巢脾给继箱中蜂贮蜜,以便提高产量。
培育新王时,要注意选育优良蜂群作为母本和父本,一般每隔2年与约10km外的蜂场交换优良蜂王作为母本,父本虽然难以控制,但据有关实验显示与本场母本交配近似50%,应以本场雄蜂为主,一般选优良蜂群约占30%的整个蜂场作为父本,需在育王前约20天加入雄蜂巢脾或意蜂新脾给选育好的种用父群产卵,培育一批种用雄蜂,以提高与本场处女王的交尾概率,母本种群应割雄蜂子脾,避免蜂群近亲交尾引起蜂群退化及各种近亲繁殖问题的发生。
3、组织继箱群
王台封盖后第六天应组织继箱群。继箱群的巢脾布置一般为上4脾下4脾或上3脾下5脾,虫卵脾必须放置于巢箱下,继箱上放置成熟封盖子和空脾或意蜂脾,并把老王用王笼关好,置于隔板外保存。无论巢箱或继箱都不宜放满,并且未封盖子不调入继箱。
若处女王交尾损失,可放出老王;新王交尾成功,老王另作处理。及时诱入王台,诱入王台无需像意蜂一样要提前几天,中蜂几个小时即可,工蜂不会破坏王台。特别提示:加继箱时不得添加隔王板,一旦加上隔王板,蜂群便形成了有王区和无王区,继箱上处于半失王状态,继箱上的蜜蜂就会往巢箱里偏移,不愿上继箱(相对而言,中蜂蜂王所产生蜂王信息素比意蜂所产生蜂王信息素少,不像意蜂一样,放隔王板不影响蜂王传递信息)。
继箱与巢箱之间不设隔王板有利于群体间的蜂王信息素的传递,蜂群呈整体状态,符合中蜂生物学习性。因不受隔王板限制,工蜂采回的花蜜可直通往继箱,节省时间,蜂群进蜜快。处女王出台至交尾成功需要8~10天,巢内大部分封盖子已出房,巢内有足够的空巢,且尚无幼虫,巢内无工作负担,使蜂群全群投入采蜜和酿蜜,无形中提高了蜂蜜产量。
4、中蜂继箱的排列
中蜂蜂王交尾有一个过程,新王出台后有5~7次外出认巢和婚飞,在回巢时很易错投入邻群,因为中蜂认巢能力远不如意蜂,意蜂随意队形排列都可以,如方的、圆的、直的,但是中蜂则不能,否则很容易错投邻群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此中蜂排列应根据地形,群与群之间间隔一定距离,避免同一方向,并在处女王交尾期间,在巢门外放置一些明显不同颜色标志来提高处女王的认巢能力,从而避免错投入邻群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5、结语
中蜂对环境变化比较敏感,具有怕热怕闷情况,增加继箱后,巢箱内空充足,有利于散热及通风作用,减少分蜂、维持强群、增加工蜂寿命;有利于减少敏感期蜂子被拖弃或死、烂现象;有利于生产蜂蜜时,取蜜仅动继箱,对蜂王所在巢箱蜂巢影响较少,无形中减少对蜂群的应激、蜂子的伤害、中蜂“懈怠”现象;有利于充分发挥中蜂的生产潜能,实现中蜂饲养现代化。
中蜂由巢箱饲养转为继箱饲养,时机极其重要,因区域、蜜源、蜂群的大小、气候、管理不同,所选择的时机不一样,蜂友要根据本地周年蜜源、蜂群情况,在低温时叠加继箱要慎重:温暖时加箱应适,高温时加箱应早,以提供优越巢内环境,使蜂场经济效益最大化。
以上是中蜂继箱饲养中总结的一些粗浅经验,供中蜂蜂友及爱好者参考,同时希望大家来共同探讨和完善中蜂继箱饲养中的技术难题。
摘自:《蜜蜂杂志》;作者:张由亮,何国敬。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蜂博士App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