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简介:江西正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主要从事饲料、生猪、兽药的生产与销售,并为养殖户提供产品、养殖技术服务等综合服务。一家以农业为基础、在农业产业化领域内不断进行产业拓展经营的。
主营业务:公司主要从事饲料、生猪、兽药及农药的生产与销售,并为养殖户和种植户提供产品、养殖技术服务、植保技术服务等综合服务。
产业链:产业链的盈利传导优势公司已构建了从“饲料→兽药→种猪繁育→商品猪养殖”的一体化产业链,大力推动“公司+农户”轻资产发展的养殖业务模式,随着整个行业回暖,生猪养殖销售市场供给充足,公司养殖业务板块最先受益。公司生猪占比例近70%,待养殖业全面复苏,前端的饲料、兽药产品也将相继受益,将持续提升公司整体盈利水平。
“公司+农户”储备家农户:
当前公司育肥商品猪主要通过“公司+农户”模式养殖,此种模式主要是根据公司自繁自养的成熟管理模式,将肥猪养殖业务链进行拆分,构建与农户合作养殖、分工协作的新型业务模式。
公司承担饲料、仔猪、兽药疫苗等原料的统一采购和供应、养殖技术的输出、肥猪的销售等工作,农户承担猪场建设、肥猪饲养管理等工作。公司与农户根据权责对等原则,结算成本和收益,各负其责,各享其利,在肥猪养殖业务上形成紧密的长期合作业务形态。
产能上“公司+农户”和自繁自养比例
从年的6:4预计调整至年底4:6左右,自繁自养产能未来会逐步提升,但公司还是会继续坚持“公司+农户”和自繁自养两种养殖模式,自产仔猪是能够满足供应的。
猪周期:
年以来,我国养猪行业大致经历了4轮“猪周期”。
第一轮周期是年7月-年6月,
第二轮周期是年6月到年4月,
第三轮是年4月到年5月,
最近一轮是年5月至今。
也就是说,猪周期一次轮回大概是4年时间,其中下跌时间稍长于上涨时间
利润分布—产品收入;
(收入占比)养殖猪业69.66%,全料价18.57%,浓缩料5.62%,其他业务6.15%
年业绩预告:归母净利润(-)——(-)亿元
收入趋势
总结:生猪价格快速下跌拖累当期业绩,出栏量快速增长,后续产能陆续开工投放。报告期内,公司生猪出栏量为.68万头,同比+.7%,出栏规模在A股生猪养殖类上市公司中位居第二位。但期间生猪价格大幅下跌,公司盈利能力承压明显。尤其是二季度,伴随着养殖产能的持续释放,叠加前期市场对于后续猪价走势的错误预期,行业二次育肥、压栏现象普遍,大猪供给明显增加。
现金流量表:正邦科技近一年内到期要还亿元,那么流动资产只.2亿元(其中流动资产60.70亿),短期债流动资产。
正邦财务分析:
年三季报显示,公司经营性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17亿元,去年同期则为29.2亿元,公司账上的货币资金虽有60亿,但是流动性负债高达亿,仅短期借款就高达亿,现金流压力显然不小。
财务急救措施:
为了缓解资金压力,公司年初通过定增募资75亿元用于公司的扩建及补充流动资金,年12月,正邦科技向控股股东正邦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江西永联(占股20.84%)紧急借款50亿元。
此外,正邦还在通过出售旗下资产以求挺过难关。公司近日发布公告称,拟向大北农出售8家控股饲料子公司的股权,预计从中将获得20亿-25亿资金回笼,进一步增厚自身资金储备。
作为江西省知名企业,正邦也获得了国资的支持。今年2月9日,公司控股股东正邦集团已与江西铁路航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不低于亿元的合作协议,这意味着国资已经开始向正邦输血。
出售股权:出售部分饲料公司股权,预计回血20-25亿元年3月份,公司拟出售直接或间接持有的控股子公司德阳正邦,丹棱正邦,重庆广联全部股权及云南广联,昆明新好农,云南大鲸,贵阳正邦,云南广德以上8家公司51%的股权。股权转让完成后,将成为大北农的下属控股子公司。
对公司影响:完成本次交易,上述八家公司预计在本次获得11-19亿的投资收入,占上一个年度的净利润19.15%—33.08%。本次交易不需要通过股东大会。
要点二:成本控制优势公司拥有的生猪一体化产业链,能有效降低中间环节的交易成本,避免因饲料、种猪仔猪等价格波动造成的不利影响,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要点三:核心区域布局优势经过十多年发展,公司饲料业务在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布局,在饲料销售半径内,营销网络已下沉至各乡镇,业务渠道稳定。生猪养殖主要在江西、湖南、湖北、广东、山东、东北等区域,并储备大量适宜畜牧养殖的土地,为公司未来养殖业务扩展提供支持。
公司采用措施:
主动淘汰低效母猪,有效提升养殖效率报告期内,公司主动淘汰低效母猪,优化猪群结构,因此其生产性生物资产较年年末减少34.69%。考虑到公司低效母猪基本去化完毕,Q3后续能繁母猪不再对养殖成本造成负面影响,随着自产二元种猪上量,公司养殖成本将继续下降。受Q3猪价下跌影响,公司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新增资产减值损失约10.2亿元,对净利有所拖累,预计随着猪价逐步回暖,损失转回将对净利水平有所承托。
公司上半年末生产性生物资产81.40亿元,较一季度末-1.61%,主要系公司主动快速淘汰低效母猪。得益于自产高效二元母猪逐渐发挥效能,公司二季度仔猪成本得到明显下降。公司已完成了低效母猪的淘汰工作(Q2淘汰剩余5万头),种群效能提升明显,直接反映为仔猪成本的下降(21Q2公司仔猪成本约元/头,21Q1公司仔猪成本约元/头)。同时,得益于生产管理水平、生产标准化和信息化程度的提升以及出栏规模增长驱使费用摊销的下降(预计费用下降对单位成本的贡献为1.5元/kg),公司Q2生猪养殖完全成本下降至19.9元/kg左右(包含低效母猪淘汰摊销,Q1水平为21.6元/kg),剔除淘汰母猪影响,育肥猪完全成本在19.55元/kg。
产能推进趋稳,成本改善将提升盈利能力公司共出栏生猪.55万头,同比增加99.76%,其中商品猪销售量.22万头,同比增加.98%。第三季度公司用于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为10.4亿元,较二季度环比减少66.25%。预计随着育种改善,养殖效率逐步提升,出栏均重减少降低单位饲料成本,公司商品猪完全成本将继续下降。后续产能扩张与成本改善同步推进,盈利能力将得到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进行猪场建设,截止年6月底,公司固定资产.53亿元,比一季度末+1.05%,主要系公司猪场建设完工。公司上半年末在建工程39.39亿元,比一季度末+56.21%,主要系公司建设猪场投入增加所致。
年3月生猪销售收入环比增长68.59%
公司年3月销售生猪96.72万头(其中仔猪15.95万头,商品猪80.77万头)环比增长93.36%,同比下降6.84%;
销售收入9.80亿元,环比增长68.59%,同比下降65.54%。
商品猪(扣除仔猪后)销售均价11.30元/公斤,较上月下降3.15%;均重.64公斤/头,较上月下降2.75%。
本次研报总结:
(1)正邦科技卖掉八家子公司,占到净利润比例19.15%——33.08%,如果能撑过猪周期,估计收入各方面会大大降低。
(2)从财务数据来看,正邦科技年的归母净资产亿,即使年巨亏亿,其去年的净资产估计也不会转为负值,只要猪价上行周期能够及时到来,其因为财务问题而被St甚至退市的可能性极小。
(3)亿元的亏损,是因为猪肉下降导致的,市场价目前在8.63元/斤,正邦科技生猪价格成本在19.55元/斤,所以出栏量越大亏损越多。
(4)虽然在猪价复苏前倒下的可能性很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