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心善在特色种植大棚内侍弄草莓。
隆冬时节,张心善的特色种植大棚内却暖意融融。进入大棚,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青翠碧绿、开满白花的有机草莓,张心善与在此打工的几名村民正为草莓追施有机肥,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味道。
张心善是范县张庄镇大李庄村人。31岁的他,现任范县兴旺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法人代表、范县绿力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是张庄镇90后返乡创业明星。
“以前,俺村是滩区落河村,村庄在黄河西边,土地在黄河东边,村民每天得渡船过河去种地;男孩到了成婚年龄,媒人介绍的女孩都不愿意嫁到俺村来。看到这一情况,我心里很难受,就暗暗发誓,当我挣到第一桶金后,就想方设法带领村民改变滩区的贫穷面貌。”12月12日,张心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怀着这个梦想,高中毕业的张心善只身去了德州市广告公司务工,后来又创办了十字绣门店和相框厂。在积累一定财富后,他毅然决定返乡创业。在张庄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年,张心善投资万元在张屯村建设肉牛养殖场,成立范县兴旺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建设牛棚5个,养殖肉牛余头,帮助20余名村民解决了就业难题。
年,随着养牛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张心善决定成立范县绿力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万元,流转王英庄村、后房庄村土地亩,建成了集种植、养殖、有机肥生产于一体的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园区分区域进行果树种植、林下蚯蚓养殖、白鹅养殖;大棚内种植蔬菜、哈密瓜、草莓和有机葡萄;建设有机肥厂房平方米,引进有机肥生产设备,以农业废弃物为原料,年生产5万吨有机肥和3万吨生物有机肥。目前,该公司已形成了以“畜禽养殖—畜禽粪污、农业废弃秸秆—堆放发酵—果树种植—蚯蚓养殖—有机肥生产—草莓蔬菜种植”生态立体种养殖一体化模式为核心的有机生产链,具有成本低、效益高、品质优的特点。
张心善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保险公司+贫困户”的“5+”代养合作模式,发动周边6个村余户村民共同参与,带动林下蚯蚓养殖发展到5个乡镇16个村庄余亩,帮助户名贫困群众走上了致富路。因为带贫作用突出,兴旺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获评“市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河南省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等荣誉,绿力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也获得“省级生态畜牧业示范场”“农业产业化市级重点龙头企业”等称号。
“下一步,我们将致力于建设养殖生态循环一体化的数字化农业园,力争建成技术水平领先、经济效益显著、社会效益明显、生态效益良好的有机生态农业产业示范基地,为在全市乃至全省范围内推广生态农业产业化提供值得借鉴的样本。”张心善坚定地说。(濮阳日报记者贺德敬通讯员杨亚楠文/图)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2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