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监测显示,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去年四季度以来,我国生猪和能繁母猪的产能持续下降,猪肉市场供给偏紧的效应开始集中显现。今年7月,生猪存栏、能繁母猪存栏数量比去年同期下降32.2%、31.9%,16省(市)瘦肉型白条猪肉出厂价格总指数月平均值每公斤24.99元,环比涨9.1%,同比涨48.1%。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猪肉价格在4-7月分别同比上涨18.2%、14.4%、21.1%、27.0%。而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也已连续5个月处于“2时代”,其中7月同比上涨2.8%,为近17个月新高。
生猪、猪肉价格增长已进入白热化阶段,甚至情况比公布的数据更为严重,于是官方终于“坐不住”了,一大波调控政策袭来,从高层到地方,如今是否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国务院:加快非瘟强制扑杀补助发放
2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提出,综合施策恢复生猪生产,取消超出法律法规的生猪禁养、限养规定,发展规模养殖、支持农户养猪,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保障猪肉供应等五方面举措。
在举措上,会议确定:
一、综合施策恢复生猪生产。加快非洲猪瘟强制扑杀补助发放,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对生猪调出大县和养殖场(户)的支持,引导有效增加生猪存栏量。将仔猪及冷鲜猪肉运输纳入“绿色通道”政策范围,降低物流成本。
二、地方要立即取消超出法律法规的生猪禁养、限养规定。对依法划定的禁养区内关停搬迁的养殖场(户),要安排用地支持异地重建。
三、发展规模养殖,支持农户养猪。取消生猪生产附属设施用地15亩上限。
四、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提升疫病防控能力。业内专家们认为,目前基层兽医体系还不够健全,通过采取措施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将使我国生物安全和疫病防控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有利于产业长远发展。
五、保障猪肉供应。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朱增勇说,在当前生猪供给下降的情况下,提出将仔猪及冷鲜猪肉运输纳入“绿色通道”政策范围、发展规模养殖和支持农户养猪等一系列措施增加地方猪肉储备。各地要适时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广西壮族自治区:非洲猪瘟防控工作指挥部会议
年8月20日,广西召开自治区非洲猪瘟防控工作指挥部(扩大)会议,会议要点有:
广西自治区主席、自治区非洲猪瘟防控工作指挥部指挥长陈武强调要一手抓防控,一手抓复产,尤其要严防补栏后生猪发生新的疫情,切实提升我区生猪养殖的安全化、生态化水平,高质量推进生猪产业发展。
陈武要求,要突出抓好恢复生猪生产和肉品供给保障,切实保障民生需求。严格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实行生猪生产红线制度,将生猪供应%自给纳入“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尽快恢复生猪生产,组织技术专家团队深入县乡开展技术培训指导,支持和鼓励规模猪场按照防非要求进行升级改造,加快补栏增养,鼓励屠宰加工产能向养殖集中区布局,推进养殖、屠宰和加工全产业链发展;做好冻猪肉储备,适时启动生猪价格调控预案,减少生猪价格波动幅度,稳定猪肉市场供应;发展禽肉等替代肉产品生产,积极发展生产周期短、替代性强的优质家禽产业,优化肉类供给结构。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促进生猪生产、发展扶持政策
一、对种质资源和规模猪场购买种猪实施补助,突出扶持生猪养殖重点县和规模猪场完善防疫设施等。对全省持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种猪生产单位(含地方猪保种场、种公猪站)和规模养殖场从省内持证种猪场引进种猪可给予适当补助,突出对生猪养殖重点县种猪场和规模猪场完善防疫建设等给予补助,保护生猪生产基础,提高养殖场生物安全水平。各级财政要加大现有渠道资金统筹整合力度,积极支持生猪生产恢复发展。
二、提高保险金额,降低生猪养殖风险。为充分发挥农业保险风险保障作用,提振养殖场户生产信心,稳定生猪生产,从今年9月1日起,将能繁母猪、育肥猪保险金额分别从0元/头、元/头提高到元/头和元/头,其他政策保持不变,请各相关保险经办机构在8月底前完成条款报备工作。
三、加大信贷担保支持,缓解贷款难、贷款贵问题。鼓励农业信贷担保机构在政策规定和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为种猪场(含地方猪保种场)和规模猪场提供信贷担保。省农业信贷担保公司要积极为种猪场(含地方猪保种场)和年出栏头以上的规模猪场提供信贷担保服务。各地可根据实际,统筹安排省以上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资金,对具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种猪场(含地方猪保种场)及年出栏头以上的规模猪场给予短期贷款贴息支持,贴息范围重点是用于相关企业购买饲料和购买母猪、仔猪等方面的生产流动资金,对养殖企业银行贷款贴息比例原则上不超过2%。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促生猪生产,保市场供应措施
由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牵头,全省16个部门联合起草了《关于印发全省促进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九条措施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提出了“九大措施来促进生猪生产和保障市场供给”。
(一)完善现代生猪良繁体系,大力推进生猪标准化养殖,同时又不放弃养猪小农户,加大对中小养殖户的政策扶持和技术支持力度;
(二)科学规划生猪养殖布局,杜绝盲目禁养限养,保障养殖场用地需求,在生态优先条件下鼓励发展林下养殖;
(三)全面推进种养结合,深入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四)强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切实提升生物安全水平,禁止使用餐厨废弃物喂猪;
(五)加强生猪屠宰监管,落实驻屠宰场官方兽医制度,逐步实现从调猪向调肉转变;
(六)实行生猪生产红线制度,各市(州)生猪出栏量不得低于四川省生猪生产基本保障任务(见附件),省政府将最低生猪出栏量作为“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最重要的考核内容;
(七)统筹财政金融保险扶持政策,强化生猪生产资金保障;
(八)落实动物防疫责任,严厉打击“炒猪、洗猪、走私”等违规违法行为;
(九)重视基层动物防疫队伍建设,纠正机构改革中畜牧兽医机构队伍被削弱的现象,采取返聘退休畜牧兽医技术人员或购买社会服务等多种形式,强化基层防控力量。
全国生猪产能不断下降,猪价持续高涨。继养殖户背负生产压力后,各地市民也背上了“菜篮子”压力。这段时间,各地政府针对生猪市场下发的调控政策让人眼花缭乱,至于能不能切实解决群众问题...你们怎么看?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3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