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海原县关庄乡高台村围绕马铃薯主导产业,确定了“种养一体、延伸产业、提高附加值”产业发展思路,完成一个百亩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一个千亩马铃薯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基地建设、一个科技扶贫服务站、户均帮扶一头良种猪仔、人均帮扶一亩地以上马铃薯籽种肥料等“五个一”产业发展任务,推进马铃薯产业链融合发展。
高台村围绕马铃薯主导产业,建成了原原种、原种、一级种三级种薯繁育体系,解决本村马铃薯品种退化、老化,产量低、易受病虫害侵害的问题。同时,借助科技扶贫指导员力量,正在配套建设10个标准化20吨马铃薯储藏窖,初步实现良种自给目标。
“我们建成‘高台村科技扶贫服务站’,主要通过影像资料、期刊杂志、知识手册、工具模型等进行科普知识宣传,并依托自治区三农呼叫中心、驻村工作队、科技扶贫指导员,为村民提供线上、线下的科学种植、养殖技术培训,病虫害、疫情的防治,新品种推广引进等。同时,建立农产品销售平台,依托农村电商平台,宣传销售本村农特产,增收致富。”高台村驻村第一书记曾明说,他们利用科技扶贫项目支持,结合本村传统养殖优势,鼓励合作社大力发展养殖业,已建成规模养猪场3个,对常住户每户帮扶一头良种猪仔,发展家庭副业增收。同时,帮扶建设一个亩优质牧草种植基地,为规模养殖奠定基础。
为大力发展主导产业,高台村采用合作社+农户的方式,运用“覆膜、起垄、播种、施肥”四位一体全机械化+测土配方控施肥等区内最新旱作马铃薯种植技术,示范推广新品种,充分发挥科技扶贫优势,促进农户增产增收。以千亩基地建设为中心,现在已经引导建成亩科学种植示范推广产业带。把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的创新成果,由工作队、科技扶贫指导员、科技特派员进行转化示范推广,实现了全村马铃薯种植产业从最原始的“满天星”种植,直接迭代升级到“四位一体”、膜上覆土全机械化种植,每亩单产提高30%、成本降低15%以上,使全村主导种植产业进入到农业2.0时代,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户增收的可持续发展。
“依靠科技扶贫产业项目支持,对全村常住人口按照人均1至2亩马铃薯籽种、肥料进行帮扶。精准到户的养猪和马铃薯帮扶是一个普惠性的政策,就是要切实保证每个的农户收入。保守测算,通过这两项产业帮扶,今年全村常住农户户均有近万元的保底收入。”曾明说。
:盐池滩羊肉走进吉林长春:沙坡头苹果及旅游推介活动走进深圳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3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