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内这几年经济的快速增长,养蜂技术的不断提升,中蜂养殖户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由于中国地大物博,受蜜蜂品种的不同,天气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养殖技术也参擦不齐,这里归纳全国各地养殖技术精华如下介绍。
前言:中蜂养殖大体分为几个板块,〈蜂种的选择〉〈蜜蜂春繁管理〉〈蜜蜂度夏管理〉〈蜜蜂秋繁管理〉〈蜜蜂越冬前后期管理〉,掌握以上重点管理的精要,养殖中蜂就十分简单。
一、 蜂种的选择:现在市场上中蜂品种繁多,都具有能够维持大群优产高性能,比如湖南仓王,四川阿坝王,东北黑蜂,双色王,和一些当地培育的其它蜜蜂品种。在如此多的蜜蜂品种当中,我们怎么选择最适合自己养殖蜂种呢?是选择能够繁殖大群的蜂种呢?还是选择抗寒较强的品种,这些都不是。蜜蜂品种选择必要条件是和自己当地气候比较接近,最好在本省公里以内选择,选择初衷是能适合自己当地气候条件的才是好蜂种。这种蜂种都是经过长期训化和进化的生存本领,更能适应新环境,能够更快的进入生活生产状态,夺取流蜜期的高产。
二、 春繁的管理:每年的春季是大流蜜期的一个重要时段,也是蜜蜂能够快速进入到繁殖期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春繁就显得尤为重要。春繁的好坏能够决定一年蜂群数量的增加和发展,更是决定了当年收入一半的产蜜量。
1、 提前春繁:以油菜花为例,在花期来临前一个月进入秋繁阶段,补充饲喂纯花粉和蜂蜜水,蜜水在傍晚前一个小时饲喂为好,每次毫升左右,连续饲喂3天停3天为一个阶段。适当加入柠檬酸和大黄片帮助消化,减少大肚病的发生。不要盲目加脾,尽量压缩蜂群,蜂多于脾更有利于蜜蜂保温,减少幼子冻伤和蜜蜂体质下降,这时候的保温措施不能减少。
2、 油菜花来临初期,蜜蜂第一批出房子已经能够开始采集,同时根据蜂量适当增加巢脾,同样以蜂多于脾为加脾硬性条件。糖水不需要在饲喂,而花粉的饲喂不能减少,这时可以适当加入一些豆粉降低养殖成本,保温措施同样不能减少。
3、 油菜花大流蜜期到来夺高产,同时预防分蜂热的发生做好准备。大流蜜前提前7-10天将蜂群最强几群的封盖仔调到弱群,均衡整体蜂群群势,同时不要让分蜂热在大流蜜期到来,从而延缓分蜂热发生时间。如果整个蜂场群势都比较强大,那么就从每一强群里抽1-2脾封盖仔组建交尾群和育王群,人工预防解除分蜂热。保温措施适当减少,不要一次性减少太多,预防每年反春寒的到来。
4、 油菜花尾期,这时候的尾蜜就可以保留给蜜蜂繁殖,也是刚好进入换蜂王分群阶段,利用流蜜高峰期的育王群有效合理分群。高产蜂群一分为3-5群,组建双王同箱育王,有利于保温和储备蜂王,增加蜂王成功基数。组建好交尾群后,根据交尾结果可以适当合并蜂群,替换全部老蜂王,外界零星蜜源充足,更有利于蜂群当年的发展,同时注意反春寒的影响。
三、 蜜蜂度夏管理:由于夏天气温炎热,蜜蜂寿命变短,蜂群数量急剧减少,个别地区出现蜂王停产。要保证蜂群能够正常发展,同时又要减少蜂蜜的消耗,怎么解决这种现状就成了当务之急。
1、 度夏前期调紧巢框之间的蜂路,0.8-1厘米之间,两个蜜蜂背靠背能够通过为标准,这样更有利于通风和护脾,将蜂群多于雄蜂处理干净,减少蜂蜜消耗。
2、 有条件可以适当增加遮阴措施,或者迁移到有遮阴条件的树林里,不要有太阳暴晒的地方即可。盖上沙盖,加大箱盖通风口,取掉前期保温用的塑料布,箱壁上有纱窗的也可以打开,巢门不建议开的过大。
3、 度夏中后期,紧脾缩蜂,去掉大部分老巢皮,同时做好巢虫的预防工作。阶段性补喂一些蜂粮,让蜂王不断子,保持蜂群一直有新老交替工蜂。顺便检查蜂群由于过热引起分群王台出现,及时处理干净,不要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四、 秋繁的管理:一年之计在于秋,秋繁做好了才能为来年的高产打下坚实的基础。秋繁阶段也是第二大流蜜源高产期,这时候的要掌握按时间段繁蜂和取蜜两不误。
1、 在大流蜜来临前25天不间断饲喂蜂粮,奖励性补喂糖水,每次在-毫升,每个星期奖饲3天,在晚上进行,同时注意盗蜂的发生。
2、 每个秋季也是巢虫的爆发期,中蜂在繁育期有啃咬老脾的习惯,所以这段时间的蜂箱及时清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3、 大流蜜期到来前也要注意预防分蜂热,可以通过调脾来缓解。个别有条件地区可以在这时候组建育王群,繁育一批越冬蜂王,可以将过于强大的蜂群分群,新蜂王也能够更好的越冬。但是相对于春季育王,秋季育王成功率相对较低,由于天敌太多,经常造成失王或者交尾失败,所以要做好老蜂王的储备工作,在育王失败情况下可以及时的介入老蜂王继续产卵,才能安全越冬。
五、 蜜蜂越冬前后期的管理工作:越冬前其实就是指秋繁末期的重要越冬预备蜂管理,这时候的蜜蜂及时停止繁殖才能保证蜂群能够安全越冬。
1、 秋繁末期,有些地方气温偏高,外界零星蜜源充足,可以适当延迟秋繁。像广东地区秋繁基本可以省略,因为冬季温度都在10度以上,蜜蜂都还在保持繁殖性产卵。而一些南方地区还有秋老虎之称,这种地方秋繁基本可以延迟一个月时间。因此秋繁是根据当地气候条件来合理繁殖,不要盲目跟风秋繁,反而适得其反。
2、 秋繁主要依据就是当地气候条件来决定,当外界气温在逐步变凉,俗话说一场雨一件衣,就是说下一场雨之后气温就会下降。那么我们预计气温刚刚下降就开始繁育越冬蜂,就是在25度开始奖励饲喂。奖励饲喂纯花粉提高蜜蜂体质,连续奖励到15天左右就停止。蜂蜜保持充足,每脾封盖蜜最低有3个手指宽度。
3、 缩脾调蜂路,蜂群在停掉花粉饲喂以后,就将卵皮提到蜂群中间,封盖脾再两边,待出房子出完及时抽掉空巢皮。将巢框之间的蜂路调整到间距2-3厘米,这样更适合蜜蜂结团保温。
4、 缩小巢门,盖上复布和塑料膜,陆续关掉通风孔的同时及时更换蜂箱,将破旧蜂箱换掉。前期使用过的蜂箱也用火枪喷烤交替换箱操作,清理掉蜂箱残留蜡渣和巢虫虫卵。这个换箱同时也可以组建一箱双王群,更利于保温,让蜜蜂更安全越冬。
5、 当外界气温低至15-20度时,蜂王开始减少产卵,当温度降到10度时,蜂王开始停产或者极少数量卵,温度降到8度以下时,蜂王产卵停止。这时候每一群蜜蜂巢皮最少减少40%以上,即6框蜜蜂留3-4脾即可。
6、 在相对比较寒冷地区,蜜蜂进入越冬期后可以在蜂箱周围铺上稻草,盖上黑色遮挡塑料膜保温和防止霜冻。
总结:我们在蜜蜂养殖过程中,一定要多结合本地蜂种,当地气候条件因素,多走访周边蜜蜂养殖户,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中蜂养殖技术方法。
本中蜂养殖管理技术文献为“”文哥三农”原创,需要更多相关养殖信息,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4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