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们对水的要求越来越大。水库里要常年保证有水,种植水稻时,需要保持水的多少。但是,这些水常年摆放累积,也会造成不少水的流失。为了减少水资源的流失,有人想到了在这些水里养殖些鱼。不得不说,这样将闲置的水用来养鱼,确实是个很不错的法子。这样有效的重复利用,也带来了不少的利益。那么今天,小编就教大家养鱼的正确流程和一些小技巧技巧,赶紧学起来吧。
大多人都会在种植水稻的时候养上一些鱼,在丰收稻谷的同时也享受着鱼带来的利益。大多人都会选择将草鱼和水稻一起来养殖,草鱼是我们常见的一种鱼,大多养来都是用在吃食。草鱼成长发育快,而且肉多好养活,所以人们都会选择草鱼。确定好鱼的的品种后,我们就有目的的去引进鱼苗。引进鱼苗的时候,我们要挑选鳞片光泽无缺块,活跃多动,看起来各方面都很健康的鱼。
有了鱼苗后,我们要确保水的干净无毒,水是没有经过污染的。放养鱼苗的水,不能含有别的化学物质,水里可以存在些小的水养生物。像小虾米这些能在水中生活的微动物,来提高鱼的营养水平。水在一年四季,炎热的时候不能缺少,有雨的天气,水稻不能被淹过,有规定的水位线。养殖鱼对水稻里的土的质量也是有要求的,要求水稻的土质肥沃,疏松,质量优秀。当然能养殖水稻,土的质量一般不会太差。
土里不能有坚硬的块状物品,有良好的排灌系统。到了夏天,天气炎热的时候,水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温度直线上升。鱼是不能在过热的水中生活的,这时候,我们就可以以在水稻旁植上一些树类,用来遮挡阳光,起到一定的防晒作用。尽管有了树木的遮挡,但水的温度仍然会随着天气的升温变高,我们就需要勤换水,来保证水温度的适宜。
鱼生活在水稻中,吃食的方面不需要太大的成本,水稻中的一些微小生物就可以供鱼来吃食,鱼完全可以自给自足。而且,水稻快丰收的时候,水稻粒会落下来,鱼儿们也可以吃食水稻里来维持生计。鱼养在水稻田里是百利无一害的,鱼在田里活动的时候,相当于耕土,会让土壤更为疏松,促进了植物根部的生长。而且,鱼的排泄物对植物来说,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有机肥料,可以补充水稻成长中所缺失的营养,让水稻更为健康。
水稻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害虫,这些都会成为鱼的吃食,被鱼消灭。鱼和水稻可以说是互帮互助,水稻落下的水稻粒,也可以供鱼来吃食。养水稻的环境也给鱼创造了一个相对自由的生长环境,将鱼和水稻养在一起,省了不少心,也节省了不少成本。鱼没有方向,而且活泼善于跳跃,为了防止鱼的游出稻田造成损失,我们需要来对田坝进行修正。
水稻田的四周尽量修的高一些,而且一定要牢固。不要修的田坝,还没建上几天,就自己塌陷,出现漏水的情况。弱肉强食,是大自然的一项规律。田里的鱼会被天上鸟儿盯上,被鸟吊走食用,所以我们需要有一些防范措施。大部分农民都会在田里搭上几个稻草人,来吓退鸟儿,到了夏天,就需要我们勤去观察鸟儿的动态。
我们给水稻施肥的时候,含有的化学元素可能会伤到鱼儿,所以我们在给水稻上肥施药的时候,需要让鱼有安全的躲避场所,这就需要我们挖鱼坑。挖鱼坑的时候,根据水稻田自身的面值条件来决定鱼坑的大小,注意,鱼坑的修建最好用石头来修。稻田养鱼,注意排水口和进水口的合理安排,防止鱼跟着水流出。
有条件的话,我们可以在排水口做一个漏网,水流出的时候,筛下鱼。因为一年四季不同的气候,我们可以利用水稻,冬天的时候来妨害,夏天的时候来防晒,这样可以保证鱼的正常成长。鱼虽说在稻田里可以自给自足,但是我们仍需要准备些鱼饲料来供鱼吃食,补充些营养。鱼饲料可以少备些,三四天喂一次或者四五天喂一次,根据自家鱼的多少合理撒料。鱼苗入池可以选择在稻子丰收后,来年入池。这就是在水稻田养殖鱼的正确流程和一些小技巧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4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