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鱼饲养方法主要有单养和混养两种,混养是将鳜鱼种放到饲养四大家鱼或其他鱼类的池塘中,放养数量一般每亩为10~30尾,不专门投喂饵料鱼,利用其清除塘中野杂鱼、小虾等,产量较低,只作增加池塘经营收人的一项来源。但饲养鳗鲡等优质鱼类的池塘不宜混养鳜,以免其残食池塘中的主养鱼类造成损失。单养是选择适宜的池塘或网箱专门饲养,并按照鳜的生物学特性、生长要求进行饲养和管理,把体长3厘米(网箱养殖为6~10厘米)的鳜鱼种养至体重克以上商品鱼一般需要~天。
—、池塘养殖
1.池塘条件
单养鳜的池塘要求沙质底、淤泥少、面积0.2公顷左右、水深2~3米、排灌方便、水质良好、无污水流入。放养前,使用生石灰来清塘消毒。
2.放养方法
直接放养3厘米鱼苗此法较适于池塘少、养殖规模不大的养鱼户。清塘消毒后,施放基肥增肥水质,每亩放养万尾刚孵化的鲮鱼苗,培育15天左右。鲮鱼苗长到体长12厘米时,就可放养鳜鱼苗。放养鳜鱼苗前,先将池水排去一半,再灌进新水,使池水稍为清瘦,然后放养鳜鱼苗,每亩放尾。该法优点是:放养初期饵料鱼苗丰富,鳜生长快,工作简便,节省池塘和劳力。缺点是:放养时鱼种规格小,成活率低,一般为80%。
培育成大规格鱼种再放养池塘较多、规模较大的养鱼户,可先将鳜鱼苗培育成体长12厘米、体重50克的大规格鱼种,约需40天时间,再转入成鱼饲养阶段。可用池塘培育大规格鱼种,具体做法与上相同,但每亩放鳜鱼苗0尾;也可在池塘用网箱培育,入水深度1.2米的网箱,每平方米放养鳜鱼苗尾,在成鱼词养阶段,每亩放养大规格鱼种~尾,成活率一般为95%。
3.投喂饵料
饵料鱼品种凡是没有硬棘的小鱼虾,都可作鳜鱼饵料。但从来源、经济、喜食等多方面选择,当以鲮、野鲮、鲢鱼、麦鲮鱼苗为最好,一是体形细长,鳜鱼喜食;二是价格低,成本少;三是来源广,可以高密度培育,群体产量高。商品鱼,需消耗饵料鱼约尾,重3公斤。饵料日量占体重从70%开始,逐渐减少到%。夏秋季可适量增加,冬季可适量减少。
投饵技术根据养殖规模、产量指标以及放种与收获的时间安排,预先制订饵料鱼的生产计划,包括供应时间、品种、规格和数量。根据鳜的生长需要,定期(3~5天为1期)投放补充饵料鱼,使池塘中饵料鱼经常保持一定的密度,保证鳜每天能吃饱。在不超出池塘承受力的前提下,尽量多投饵料鱼苗,让其在池塘中活动生长。鳜吃剩下的饵料鱼苗,待到清塘时回收销售。
4.日常管理
坚持早晚巡塘,观察鳜的活动及摄食,并做好如下几项工饵料要充足,否则鳜鱼生长停滞,个体消瘦易染上疾病。一般每亩成鱼塘要配套4~5亩鱼培育适口饵料鱼投喂。投喂的饵料鱼要先将寄生虫杀灭,然后才投放到鳜鱼塘,以免虫害传播。每15天左右对饲养的鳜进行1次检查,发现病虫害及时处理,平时经常施放生石灰及注意水环境因子不要有太大的波动,这样可使爆发性死亡的机会降到最低。
5.捕捞
鳜有在池底打窝的习性,日间或捕食后常潜伏在窝内。拉网捕捞的上网率很低,但徒手捕捉却很容易,熟练渔农每小时可捕捉数十公斤或上百公斤。适合分批上市,大量上市必须排干池水捕捉。由于鳜容易徒手捕捉,且售价高,因此,在饲养过程中要做好防盗工作以免出现经营上的损失。
二、网箱养殖
1.网箱的设置和放养
网箱养食用鳜,可在河流、水库、灌溉渠道、小河涌等水域内设置网箱。网箱规格一般为3X3X2.2米,放养密度视水质环境好坏而增减,一般每平方米放养个体6~10厘米的鳜鱼种60尾左右。要求在同一网箱内放养的鳜鱼种规格一致。放养前期鱼体小,若投喂个体2厘米以上的鲢、鲮、鲂鱼苗作饵料鱼时,应使用网目为0.6厘米的网箱;后期鱼长大后,若投喂45厘米以上的饵料鱼时,可改用网目为1.5厘米的网箱。约经天的饲养期,每平方米可收获鳜商品鱼56尾左右,重25.4公斤,成活率93%左右。
2.饲料鱼投喂
投喂饵料鱼个体规格应随鳜的生长而增大,一般按饵料鱼规格为鳜体长的50~60%来选择饵料鱼,每天投喂饵料鱼重量约为鳜总体重的%。养殖前期,鳜鱼种规格小,网箱中存鱼量不多,可按投喂量每23天投喂1次饵料鱼;养殖中后期,鱼长大后,因网箱内水体载鱼承受力有限,改为每天投喂1次饵料鱼。尽可能在鳜摄食最活跃的傍晚前1~2小时投喂。每生产1公斤鳜鱼,约需消耗饵料鱼5.5公斤。
3.日常管理
日常管理主要是洗刷和检修网箱、防浮头、防病和防逃等。网箱因长期浸泡在水中,常着生海绵、青泥苔等,日积月累会堵塞网眼,严重时会妨碍箱体内外水的交流,因此必须定期洗刷网箱。一般每40天洗刷1次,洗刷时用一个备用网箱转箱装鱼以替换需要洗刷的网箱,洗刷干净后,再换洗下一个网箱。并定期检修网箱,以免逃鱼。若设置网箱的小河涌缺少流动水源,溶解氧条件稍差,为了避免缺氧,还需设置增氧机备用,根据天气变化、鱼类动态,及时开动增氧机,以促进鳜的生长和保证鳜的安全,及时防治鱼病。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5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