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养殖技术 >> 养殖技术资源 >> 正文 >> 正文

独家沿着总书记的脚步,记者走进了这片

来源:养殖技术 时间:2022/9/5

秋日雨后的河南信阳,空气清新。9月18日上午,记者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脚步,来到了光山县司马光油茶园。这里是习近平总书记到光山县的第一站。站在油茶园基地的一处制高点,向远处望去,万亩油茶绵延于各个小山之间,七八个村民还在不远处忙着给油茶施肥。

“当时,总书记问我们施的是什么肥料,我说是芝麻饼和菜籽饼,总书记说,这个肥料好,是有机肥。总书记问得非常细,比如在油茶园内怎么出工、工资多少,现在的生活怎么样?”基地工人陈柱说着还有些激动,“当时我回答,在油茶园内上班分为长期工和临时工,有的工人每个月能拿到三四千元,现在农民的生活过得都非常好。”

光山县槐店乡陈洼村的大部分土地被司马光油茶园流转过来种植了油茶树,72岁的村民陈文珍从年开始就在油茶园内打零工。“自从山上种了油茶我们在油茶园内干活,能挣钱了,还能照顾家。昨天我给总书记报告了,以前是贫困户,生活不好,现在的生活是天天像过年,顿顿都能吃肉,总书记连声说好。”正在油茶园内干活的陈文珍对记者说。

油茶本身就是宝,发展油茶产业还能带动当地就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在油茶花开时节,还能带动当地旅游产业发展。“总书记对油茶产业的肯定,是对我们最大的鼓舞,我们会落实总书记的讲话精神,继续把1.7万亩的油茶种好,迈开脚步大胆做。”司马光油茶园负责人陈世法说,接下来要把油茶产业发展好、推广好,延长油茶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把康养旅游融入其中,带动老区老百姓共同走上致富路。

01:02

视频为记者采访司马光油茶园负责人陈世法。

在光山县文殊乡东岳村,村民代表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了近年来发展特色产业、带动乡亲脱贫致富的情况。“我们家从年被识别为贫困户到年脱贫,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除了先后流转了亩土地种植水稻外,还增添了一台大型拖拉机,现在一年的收入是几年前想都不敢想的。”东岳村村民向正梅兴奋地告诉记者,“我非常荣幸能和总书记说说我们家的新变化,总书记也希望我们能持续脱贫致富。”

邹增勇曾是文殊乡朱畈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驻村扶贫工作队进驻村里以后,对他进行了“稻虾共作”技术培训,有了技术后,他开始了大胆尝试,先后流转了60多亩地发展“稻虾共作”。如今,随着邹增勇技术的提升,他不仅养殖小龙虾,而且还对外出售虾苗,年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总书记听了我的汇报后,他很高兴。”邹增勇说,下一步,打算继续扩大稻虾共养的面积,多养点虾苗。

“总书记来到光山县,体现了对大别山革命老区的关怀,这也给我们抓扶贫、干工作增加了动力,我们要好好落实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多措并举执行好党的政策,让贫困户自强不息、自力更生,实现脱贫不返贫。”光山县委书记刘勇介绍,虽然光山县已经脱贫摘帽了,接下来还要继续巩固脱贫成效,“我们有信心实施好乡村振兴,让群众过上幸福生活,走向富裕之路。”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张培奇 范亚旭

监制:李飞;编辑:刘梓宪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1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