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养殖技术 >> 养殖技术资源 >> 正文 >> 正文

到农村去,我大学毕业回家种地养蚯蚓,一年

来源:养殖技术 时间:2022/11/3
小孩白癜风可以治好吗 http://pf.39.net/bdfyy/dbfzl/160319/4793223.html

我叫赵坤,出生于安徽北部沱河岸边的我,大学毕业成家后,妻子考入广州一所学校当老师,我回到了安徽农村老家,选择种地、养蚯蚓、养猪、喂鸡,现在,一年的销售额超过万元,养殖的蚯蚓能卖到10元钱每斤,一年能销售吨以上。转眼之间,我已经大学毕业12年了,也有了一双儿女,这一路走来,有苦有乐,不过我没有后悔过。(赵坤讲述,图说江淮整理并拍摄,部分老照片由赵坤提供)

可能,很多生活在城市的人,对蚯蚓还有很多陌生,不过,喜欢垂钓的人,对于这一种钓鱼用的饵料,还是比较熟悉的。现在,我养殖的蚯蚓不仅可以做钓鱼用的饵料,也可以做养殖饲料或者药用,现在,一斤蚯蚓能卖到10元钱左右,去年就卖了多吨,我还带动这边新马桥镇和王庄镇几个合作社农户一起养殖,主要销往江浙沪地区,这是手里捧着的蚯蚓,它们的养分是牛粪,可能很多人觉得不适应,不过牛粪确实能养活它们。

我从合作社农户手里收购蚯蚓的话,基本上在9元钱一斤左右,扣除路上运输损耗,基本上一斤能有五毛钱到六毛钱的收益。每年的夏季和冬季的时候,它的产量比较低,属于淡季,在春季和秋季的时候,属于旺季,蚯蚓除了吃牛粪之外,还吃腐烂的水果、秸秆,基本上有机质都会吃,它就是介于动物和植物之间的一个媒介,最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放在果树下,它的蠕动还有利于松动土壤,距今已经有上亿年的历史了。说起我养殖蚯蚓这事就长了。

我的故事,还要从我出生的这片土地说起,我觉得,我天然的对农村有感情。小时候想离开农村,长大后却想着要回来。上小学时候的我(第四排右一),在老师和同学们的眼里,我比较的调皮,虽然个头不高,但是,一点也不老实,我上学比较早,那时候农村的学校基本上都是一排砖瓦房,出生于年的我,是80年代末期的那一批小学生,幸运的是,毕业照是彩色的。

我的父亲是一名退伍军人,在他那个年代,能够当兵,是一件无上光荣的事情。这么多年来,父亲一直保留着军人的那种作风,不过,在我幼小的心里,只要我小时候不听话,顽皮的时候,免不了被他揍一顿,但是即便如此,我好像还是把他的话,当做左耳进右耳出。但是,他的威严,也在我的童年时代,埋下了对他的敬仰之情,所以,小时候我也萌生了长大后当兵的想法。

父亲以前在青海当的兵,那时候在部队他是一名钳工。所以,他一直对机械比较在行。在我7岁那年,他获得了复员回家后的第一个证件,县里给他发放的农机技术员职业证书。我的老家在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县城北部的沱河集,父亲就在沱河集修理门市部做电焊工,后来也卖一些农具,那时候因为父亲会手艺,又做小生意,所以,我们家的家庭条件,在当时的农村还算是不错的。

老家的村子,赵姓在村子里还算是一个比较大的姓,父亲(前排右一坐着的)在同族同辈的兄弟中合影,而我也是家族里的长房长孙,所以,父亲对我从小要求就比较严格,也希望能够村子里的同辈兄弟做个榜样,那时候的我,哪里晓得这些,父亲做电焊生意挣了钱以后,在沱河集买了四间门面房,一时间,也成了村子里别人家羡慕的对象。

后来,妹妹出生了,给我们这个家有带来了许多的欢乐,我5岁的时候就上小学了,这是妹妹5岁的时候,站在爸爸妈妈中间的样子,拍摄这张照片的时候是年,我7岁,爸爸妈妈都是33岁,我妈妈在她50岁之前,都和我爸一起做电焊生意,后来我结婚以后,妻子在广州,妈妈才去了广州,帮助我和妻子带孩子,妹妹后来嫁到安庆去了,现在开了一家移动公司店。

因为爸妈要在集市上做电焊生意,所以有时候就没什么时间看管我,我的初中上了两次,这是第二次初三毕业,我(前排左二)和同学们在一起的毕业照。能够看得出来,那时候农村中学生的样子,毕业的时候都时兴送一张照片,以后作纪念,第一次初中毕业的时候,并没有留有照片,为什么我的初中上两次呢?这里面还是有故事的。

我第一次初中毕业,是在13岁那一年,成绩也不好,天天去街上上网打游戏,爸爸把我放在他战友家住宿,因为那时候我在宋店中学上学,离爸妈有点远,他们就定期的给他战友一些米面还有钱,照顾我生活,而他的战友也不好意思管我,所以,我就自由了。所以,我13岁初中毕业的时候,因为成绩不理想,爸爸又让我从初一重新上一遍,结果,我(右一)再次初中毕业的时候就16岁了。

因为从小对严厉的父亲的敬仰之情,他是一个退伍军人,我就想长大了去当兵。后来上了高中,第一年没考上,第二年高考复读后,在年,我考上了解放军南京炮兵学院的地方生。什么叫地方生呢,在当时就是没有军籍的,不是提前批录取的学生,但是,我们一样穿军校学员服装,管理的一样很严,每天定时起床、出操、排队吃饭上课,晚上一样紧急集合,一样不差,照片中后排左二是我,这个时候的我,仿佛有了大变样。

我们的学校距离南京市区还比较远,距离江苏句容比较近,对于部队生活的向往,让我在这里过足了瘾。我们学员队列式,那个气势现在回想起来,我都觉得很难忘,我当时学习的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遗憾的是,我毕业后要自己出门找工作,不过,我很感谢这段学习经历,让我后来遇到再大再难的苦,都能挺过去,我也要感谢这里,因为在这里,我邂逅了我现在的妻子。

那是我上大一的时候,那时候妻子还在安徽芜湖的安徽师范大学上大学,我一个室友是她同学,她的老家在安徽砀山,因为放假回家坐车要从南京转车,中途就去了我们学校一趟,那时候车票不好买,我室友帮她买的南京转乘回老家的票,来到我们学校后,大家在一起吃个饭,第一眼,我就看上她了,那时候,还没留联系方式,幸运的是,现在她成了我的妻子,这是我们在广州的家中和儿女在一起的照片。

妻子虽然老家在砀山,但是爸爸妈妈还有她的弟弟妹妹和哥哥都在新疆乌鲁木齐,因为爸爸妈妈在乌鲁木齐做生意的原因,所以,我们结婚后,会带着孩子一起去乌鲁木齐,看望孩子的外公外婆。我还记得,第一次在学校见过她以后,就对她念念不忘,从我室友那里要来了她的联系方式,后来就开始写信,打电话,逐渐的我们建立了恋爱关系,她觉得我这个人能够给她依靠,所以,我们走到了一起。我早她两年大学毕业,毕业,又面临着人生选择。

说来也巧,年妻子毕业随我来上海,她参加了上海金山区的教师招聘考试,因为面试和大学毕业论文答辩冲突了,失去了上海的机会,不过,暑假时候,她去广州姨妈那里玩,参加广州天河区的教师招聘考试,在三四千人的队伍里,脱颖而出,成功入围,后来,我也从上海去了广州,现在,妻子依然带着两个孩子在广州教书,寒暑假回安徽老家来,这是今年暑假的时候,她回家的车票,火车要做很长时间。

我们两地分居,相隔千里,内心里有说不出的苦楚。我经常半个月或者一个月,从安徽去一趟广州看望妻子还有孩子,妈妈在那里帮助妻子带孩子。回家的时候总是很短暂。两个孩子在老家生活的时间少,在广州市区生活的时间多,所以,回到家以后,有很多的不习惯。他们可能还不知道他们的爸爸所做的事情是什么,为什么要在农村种地,这是年成立的固镇县益磊养殖专业合作社,两边我写了一个对联,“建设美丽乡村发展绿色农业”。

年年底,我凑了13万元钱,开始回乡做一名年轻的农民,那几年,农作物还有蔬菜农药残留大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2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