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程晴)“快点出来听音乐咯!”2月1日,在乐山山地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养牛场里,当地“脱贫攻坚带头人”魏华趁着天气好,把场里的牛赶出卷棚,打开特制的音响,插入音频线,整个养牛场响起了悠扬的音乐。这里饲养的牛,伴随着音乐,正津津有味地吃着草料……
“现代农业需要科技,我们充分利用电商打造品牌。”
调研队员走进养殖场,一改往日对于养殖场的刻板印象,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合作社严格按照现代畜牧业“圈舍标准、设施配套、管理规范、环境保护”等要求分为的八个功能区,有青贮池、沼气池、有机饲草场、蚯蚓转化利用园等饲养和环境控制设施,满足标准化生产需要。还对肉牛实行散栏式饲养,配有运动场、饮水系统等设施,根据肉牛的生理规律有针对性地播放音乐,定期检测肉牛生长情况,调整营养食品配方等程序,形成了“种草-养牛-沼气-肥料”四位一体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实现了科学养牛。
“我们饲养的牛肌肉多、脂肪少,平均每天可增重1公斤。”合作社养殖技术员介绍说。
通过电脑查看牛圈内具体情况程晴在合作社开放式办公区域内,调研队员通过上百个摄像头,看到了那些正在悠闲吃草的西门塔尔牛。老魏开玩笑地说:“我们的牛是喝着啤酒,听着音乐生长的。”见调研同学有些诧异,老魏忙解释,这些牛舍里,每天都要播放音乐,牛吃的饲料中也有很多酒糟。“这些酒糟里,啤酒糟占有很大的比重。”
在“听音乐、喝啤酒”中长大的牛,自然是“好牛”。老魏拿出一大盘牛肉制品请大家品尝。有调研队员发现,那些牛肉包装十分精致,上面标注“好牛”商标,有牛板筋、牛肉粒、麻辣牛肉、五香牛肉等种类。
“这是我们合作社自己拥有的品牌。”老魏介绍说,在罗城牛肉食品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合作社开始经营自己的牛肉品牌。“我们在本地销售罗城牛肉的同时,也在网络上通过电子商务,销售我们的‘好牛’。去年我们的电商销售额超过了万元,今年情况更好,估计将超过万元。现代农业需要科技,我们充分利用电商打造品牌。”
学习大棚种植技术程晴供图“产业扶贫是社会责任,合作社对此一定倾心尽力”
调研队员了解到,山地合作社除了自身发展和带动周边农户致富,还承接了政府产业扶贫项目,该项目资金涉及到市中区童家镇多户、人的脱贫增收规划。
老魏介绍。合作社与需要帮扶的贫困户所在的村两委签订为期3年的帮扶协议,确立了10%的资金回报率。“实话说,我们涉农项目可以申请低息或者贴息贷款,相对目前产业扶贫基金10%的付出,有些不划算。”说到这里,老魏笑了笑:“不过,作为在党委、政府及龙头企业扶持下成长起来的合作社,扶贫济困责无旁贷。产业扶贫是社会责任,合作社对此一定倾心尽力。”
采访中调研队员获知,合作社还将推出一项肉牛“代养”举措,让更多的有致富意向的农户参与。具体做法是,该合作社向农户提供肉牛种牛,让具有良好信誉的农户分散养殖。待牛长大后,合作社回购。“这样可以让一些具有代养条件的农户,在自己家里就能通过养牛挣钱,自己动手才能丰衣足食嘛!”老魏介绍说。
站在占地面积多亩的山地合作社大院内,只见一排排现代化的牛舍整齐划一,饲料草种植地一片碧绿,蚯蚓养殖地一畦畦鳞次栉比,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山地养殖专业合作社养牛场内部情况程晴谈到未来,老魏说,在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现有经营项目的前提下,将利用场地和资源优势,建设可供青少年开展社会实践,亲近自然和动物的教育基地。“做好一个企业,带动一个产业;做好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就是我们的理念。”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2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