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人员在放牧可乐猪
沿着蜿蜒曲折的盘山小路,记者驱车来到了赫章县六曲河镇名为申家沟的山头,赫章县可乐猪繁育基地位于山清水秀的北峰上。 记者看到,整个庄园都是用水泥墙围挡起来,非常封闭,只见一排排砖混结构墙体和茅草屋顶共同搭建的“猪别墅”错落有致,薄雾、山峰、树木相映成趣。 基地其实就是一片树林,“我们拿出了多亩树林,用来养殖可乐猪,目的就是让他们有足够的生存空间。”贵州优农谷生态产业有限公司可乐猪繁育基地技术人员张万发介绍说,可乐猪的集中养殖有严格的要求,只可远观不可近看,除饲养员、防疫员外,其余人员一律不准进入养殖场。我们通过无人机航拍系统进行拍摄,从空中俯瞰看到成群的可乐猪在全封闭的养殖林区追逐嬉戏、闲逛游荡。 这里养殖的可乐猪,放牧时以虫草雨露为食,除补大量采集的野菜、青料外,还喂给洋芋、瓜类并拌合少量的荞麦、玉米、豆糠等,所以抗病能力强,肌腱发达,肉质紧凑细腻而富有筋道。
可乐猪肉
基地除了种植有机蔬菜,还有一项主要的经营项目就是有机养殖,在种植上可以节省空间,但在养殖上,该养殖场绝对给予动物足够的空间,记者通过航拍镜头看到,除了现代化的猪棚外,每个猪棚都配有一个很大的院子,可乐猪吃完食料后,可以到院子里“强身健体”。 “因为活动空间大,我们这里的可乐猪出栏都要近一年,出肉率也非常低,只有50%,但是猪肉的品质是非常好的,公司在北京开了直销店,食用过的北京老顾客都是非常清楚的。”基地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探访中,记者观察到,在该基地,所有养殖动物的食料都是来自于农场,“农场种植的玉米、牧草等就是它们的主食,而这些长相不好的胡萝卜都是零食。”公司负责人说着,将刚刚送来的胡萝卜投向了猪舍的院子里,“从某个方面来说,这里的可乐猪吃得比我们都健康,从来不受农药化肥的污染。”对于养殖,贵州优农谷生态产业有限公司有着另一种概念,就是任其大山林中自然生产,主推“微生物+”的生态养殖模式。 近年来,赫章县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依托品牌优势,引进贵州优农谷生态产业有限公司,大力发展“可乐猪”产业,实施可乐猪全产业链工程。年建成的该养殖基地,养殖规模为头的可乐猪农场,现在已存栏可乐猪余头。 赫章可乐猪属中国高原生态系统唯一自由放养驯化的猪种,生长于海拔米以上的高寒气候地区,是饮食习惯最接近野猪的猪种。故民间有“嘴上三道箍,额印八卦图,脚上穿套鞋,必是可乐猪”之说。因为其生长习性和环境的特殊性,人们常说,赫章可乐猪“吃的是中草药,喝的是矿泉水;跳的是迪斯科,长的是健美肉”。 《贵州通志》对毕节曾有“惟务农业,多资牧养为业”的记载,以赫章县可乐彝族苗族乡为其中心产区的可乐猪,又称乌金猪,是黔西北有名的地方猪种,适应高寒气候和粗放饲养,体制结实,后腿发达,其肉质优良、肉味鲜美、口感细腻,既适合鲜食,又是制成腊肉火腿的优质材料。可乐猪以国家级优良地方猪种被列入《国家猪种资源志》。年,农业部将可乐猪列入中国特色农产品名录。年7月“毕节可乐猪”获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可乐猪在林区活动
在与贫困户利益联结上,赫章县创新推出“”的扶贫模式:1个干部或1个致富能手带动9户贫困户每户养殖20头可乐猪,年纯收入1.8万元。由公司、合作社为生猪养殖户提供协调贷款、商品仔猪、养殖技术、兽医防疫、配合饲料、生猪收购等一系列服务,带动贫困户进行“庭院式”养殖。 太阳在薄雾中刚刚升起,伴随着鸟儿欢快的鸣叫,记者来到六曲河镇碾房村孙成应的家庭养殖场,他是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村民。在孙成应家,我们看到的是另一种格调的“猪别墅”:一栋蓝瓦灰墙、面积约平方米的猪舍掩映在花团锦簇的樱桃树下,格外引人注目。这种猪舍保温隔热、冬暖夏凉,非常适合可乐猪的生活习性。猪舍前有两个院坝,这些“猪宝贝”吃饱喝足后,正在此地“活身健体”。 “政府免费给我修了圈舍,公司提供40头可乐猪崽给我养殖,还提供了饲料和技术指导,8个月下来,公司给我们回收,每头猪回收价格是元,有2元的收入。”孙成应笑盈盈地告诉我们。
目前,六曲河镇通过组织农户成立养殖专业合作社19个,养猪头,累计带动户贫困户人实现产业覆盖,带动就业人。可乐猪产业增加贫困户收入万元,贫困户人均增收元,人均年收入元以上。 离开六曲河镇,我们来到兴发乡溪谷生态循环农业园区。这是赫章可乐猪的又一个养殖基地,同属贵州优农谷生态产业有限公司旗下企业。该园区依山傍水,占地面积约00平方米,采用现代化的建筑风格,按照可乐猪生产区、生活区、科研楼等功能划分区域,养殖规模为头。
据兴发乡溪谷生态循环农业园区负责人吴维毅介绍,园区以建设国家级“可乐猪”源种场为核心、“零排放循环农业”为主题,倾力打造集“生产、体验、教育、休闲”于一体的现代观光农业综合体;采用“企业+政府+信用社+农户”的合作方式,带动农户参与养殖,实施精准扶贫。目前,已有近头可乐猪进场进行规模养殖。 可乐乡双龙养殖场,是一家个体企业,成立于年,最具特色的是可乐猪。场内养殖肥猪、小猪、母猪、种猪等0余头,加上散养在百姓家里的,一共有多头。养殖场采取“放母收崽”的方式有效带动本乡和外乡的群众发家致富。 “双龙养殖场发母猪给我喂,按市场价回收猪崽,猪价好,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一头猪崽卖0多元,我养殖了头猪卖了,收入10多万元。”可乐乡双龙村村民村民岳顶云高兴地说。 可乐乡双龙养殖场负责人程静告诉记者,朱明乡村民肖太全已经尝到了甜头,去年9月一次性从双龙养殖场领走多头小猪。年前全卖了,赚了近40万元。 在产品销售渠道方面,赫章开发了优质火腿、腊肉、香肠等50多个可乐猪产品,建起会员直供体系和线上线下专卖的可乐猪新零售业态,已向全国招募会员人,可乐猪深加工产品不仅在 据不完全统计,年底,全县可乐猪存栏量达16.39万头,出栏11.56万头,规模化养殖场和合作社共计51户,规模化养殖达头,年创产值万元,纯收入万元。 传统产业可乐猪为赫章县群众脱贫致富闯出新路子,赫章县按照“乡乡有龙头、村村有基地、农户共参与”的产业发展目标,依托申家沟现代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园、兴发乡溪谷循环农业园为载体,以六曲河、兴发、双坪、辅处、河镇、安乐溪、威奢、白果、水塘堡等9个乡镇为重点,创立规模化养殖为主,以农户散养为辅的发展模式,扎实推进全县可乐猪产业可持续发展,到年全面建成可乐猪良繁体系和良种工程,实现年出栏商品可乐猪万头。
申家沟可乐猪养殖场所在地
“赫章县可乐猪这个品牌早就已经形成,现在规模也在各乡镇逐步扩大,市场销售方面,通过线上线下已经进驻毕节、贵阳,还成功打进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现在效益非常可观,为老百姓的增收致富拓宽了渠道。赫章县委、县政府对可乐猪产业发展大力支持,大家有信心、有决心把产业做大做强,让可乐猪名扬四海,走上千家万户的餐桌。”赫章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魏艳红满怀信心地说道。 赫章县坚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工作主线,围绕实现产业兴旺、农民增收工作目标,今年继续在“一产显特色”农业发展上下功夫,加快完善全县农业产业体系,进一步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稳步推进农村精准脱贫攻坚,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采访手记 毕节人的年味里,总有一缕猪肉香。记忆里,杀年猪、炸扣肉、熏腊肉是过年不可缺少的环节。年味就在这些猪肉香里浓郁起来。如今,新鲜的猪肉随处可得,但印象中的“鲜美猪肉味”却十分难寻。 好在,这种味道并未消失,赫章可乐猪(又称乌金猪)身上仍保留记忆中年猪的味道。有先觉者,为了还原一块上好猪肉的“土滋味,用最原始的方式和一年时间去守候美味。儿时年味,正卷”土“重来。 赫章,奔跑的可乐猪,为当地群众迈出增收的步伐!这个传统产业,必将在乌蒙大地大放异彩!
舒荣张欣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黄杏
编辑徐然
编审施昱凌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3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