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麻江县宣威镇基东村的田间地头,总能看见一个背着帆布挎包、脚穿雨鞋的短发女子,她就是麻江县科技服务中心主任、基东村发展农业产业的技术指导员王佳英。
年,已经53岁的王佳英带着技术和重任下沉到基东村,利用村里54个蔬菜大棚等基地设施资源优势,联合申报“贵州省麻江酸食产业农业科技示范园区”项目,获得了贵州省科技厅立项支持。同时,她还摸索出三种培育技术,让蔬菜产业重新焕发生机,成为基东村脱贫的有力杠杆。
在年8月14日举办的贵州省第五届妇女特色手工技能暨创新产品大赛上,绣娘们飞针走线、巧手绘图,展示贵州妇女特色手工之美。(贵州省妇联供图)
“老百姓最需要的是农业科技,我想把这三十多年积累下来的农业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老百姓。”王佳英说。
妇女既是脱贫攻坚的工作对象,也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全省各级妇联组织全力推进“巾帼脱贫行动”,着力做好防止妇女返贫监测帮扶,着力提升妇女发展能力,着力扶持培育女带头人,着力做好特殊困难群体关爱帮扶,着力强化思想引领,团结带领广大妇女为奋力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贡献巾帼力量。
志智双扶激发妇女内生动力
9月10日傍晚,从江县贵运社区广场上人头攒动,“决战脱贫立新功不负韶华筑新梦”贵州百千万巾帼大宣讲活动正在进行,歌声、掌声、笑声以及欢呼声在上空回荡。
宣讲会上,丹寨县宁航蜡染有限公司的法人宁曼丽、遵义黔灵女家政公司总经理罗灿美、凯里市上马石易地扶贫搬迁点的受益者和脱贫攻坚贡献者杨美,动情讲述自己追梦筑梦、奋斗圆梦的感人故事,为搬迁群众送去鼓舞人心的精神食粮。
“她们的故事让我很感动,我以后要向她们学习,努力提升技能,创造美好生活。”听完宣讲,侗族姑娘罗培票深受触动。
“本次活动是全省10场线下巡回宣讲活动之一,同时会举行若干场线上宣讲,合力讲好贵州百千万巾帼故事。”贵州省妇联党组书记、主席杨晓曼说,宣讲代表们追梦筑梦、奋斗圆梦的感人故事,拉近了与搬迁群众的距离,丰富了搬迁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大力凝聚了巾帼正能量。
幸福不会从天而降,好日子是靠双手干出来的。为激发贫困妇女的脱贫信心和脱贫志气,全省妇联组织围绕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注重“扶志”与“扶智”相结合,通过生动实践,进一步强化“立说立行比速度,攻坚克难出效果”的干事热潮——
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任务,开展“巾帼心向党奋进新时代”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和“决战脱贫立新功不负韶华筑新梦”百千万巾帼大宣讲,以“大学习、大宣传、大宣讲”举措持续做深做实做细政治引领、思想引领、价值引领;
评选表彰“贵州省三八红旗手(集体)”“最美抗疫家庭”“最美巾帼奋斗者”等先进典型,讲好巾帼奋斗故事,用身边人讲身边事,激励广大妇女的爱国情、报国志,引领广大妇女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宣传一批、带动一群、影响一片,各级妇联教育引导贫困妇女发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克服“等靠要”思想,树立自力更生、开创美好生活的信心。
8月25日,在丹寨县蓝锦染艺非遗扶贫工坊,当地苗族妇女正在绘制蜡染制品。
产业引领增收致富奔小康
深秋时节,走进月亮山脚下的榕江县八开镇摆列村,十多位身穿民族服装的妇女坐在长廊里,边聊天边拿着蕨根编织篮筐。
“现在1个月挣元左右,家门口就能就业,特别感谢省妇联。”村民侯秀英说。
摆列村是省妇联对口帮扶点之一,经过努力,已于年实现脱贫出列。今年,省妇联驻村干部又引进企业在村里创办扶贫车间,带动更多留守妇女就业,巩固脱贫成果。
“我们紧盯‘9+3’贫困县区脱贫攻坚的重难点问题,聚焦贫困妇女实际需求,在产业发展项目上给予支持,目前全省投入脱贫攻坚资金近万元。”杨晓曼说。
扶贫扶长远,长远看产业。今年42岁的赵忠英是大方人,自从做了家政,老家的庄稼也不种了,一心一意拼事业。
“我做月嫂好几年了,一个月有1多元的收入,比很多白领都高。多亏了黔灵女家政公司,让我们下岗妇女掌握一技之长,吃穿不愁。”赵忠英说。
黔灵女家政是贵州家政行业中的一张名片,为就业妇女积极搭建免中介费、免管理费、免岗前培训费的“三免”平台,形成“专业培训—推荐上岗—优质服务—推动就业”的良性循环。目前,已覆盖贵州省9个市(州)88个县,建成88个品牌连锁店,培训学员6万多人(次),直接解决妇女就业4万多人。
补短板、强弱项,为啃下最后硬骨头,贵州省妇联以提升妇女技能水平为重点,实施“三女培育”行动计划,5年来培训“持家女”“家政女”“锦绣女”达14余万人(次)。
同时,扎实推进“新市民·追梦桥”工程,在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设“妇女之家”个,建立扶贫车间个、锦绣坊个、家政小屋65个,积极推动搬迁群众从“搬得出”向“稳得住、能致富”转变,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一个妇女也不掉队。
紫云磨安村高床蛋鸡养殖基地内,工作人员正在拾捡鸡蛋。(胡家林 摄)
用心服务让温暖无处不在
“35-64周岁是乳腺癌和宫颈癌‘两癌’高发期。”
“今年省妇联联合卫生健康部门为80万农村妇女开展免费‘两癌’检查,对筛查出来的贫困患病妇女进行救助,你们一定要积极参与筛查。”
在铜仁市江口县凯德街道梵瑞社区,一场妇女“两癌”预防知识宣传活动正在开展,50多名搬迁妇女坐在台下,认真阅读着宣传手册。
“这样的活动很有必要,我们搬到城里后很多政策都不懂,有妇联干部帮忙解答,减轻了不少负担。”群众张凤英称赞道。
工作活跃在基层,服务落实到群众。为当好妇女的贴心“娘家人”,全省各级妇联不断夯实阵地建设、加大关爱帮扶力度、竭力排忧解难,推动服务触角向基层延伸。
遵义市妇联协调多部门联动贯彻落实《反家庭暴力法》和《贵州省反家庭暴力条例》,成立反家暴庇护站66个,并建立“进城务工妇女援助工作站”,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8月27日,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县金凤广场搭起的电商平台里,两名侗族妇女直播功夫茶等农产品,一派繁忙。龙胜洲摄(贵景网发)
黔南州妇联开展家庭教育“七进”大讲堂、“小桔灯”亲子阅读活动和“女童保护”防性侵公益讲座,建设好家庭,传承好家教,弘扬好家风。
铜仁市妇联配合开展农村妇女免费“两癌”检查,实施“爱为她”女性健康扶贫项目,发放贫困母亲“两癌”救助金、“母亲健康快车”“春蕾计划”助学金,并组织爱心妈妈结对帮扶留守、困境儿童。
……
做好事,解难事,办实事。连日来,各级妇联组织深入农村社区,田间地头,积极开展送温暖、送爱心的服务活动,与妇女群众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
下一步,省妇联将进一步激发妇女内生动力,按照全国妇联常委(扩大)会议部署,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3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