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养殖技术 >> 养殖技术资源 >> 正文 >> 正文

畜牧业发生新变化,农民该如何发展养殖业五

来源:养殖技术 时间:2023/5/26

有关数据表明,年,中国猪肉、牛肉和鸡肉人均消费量分别为16.45kg、0.69kg和1.39kg,占三类肉总和之比分别为88.81%、3.71%和7.48%;近40年来,中国人均猪肉消费量呈快速上升趋势,人均消费量从7.66kg增加到39.34kg,增长了5倍多,但人均猪肉消费量占比呈现缓慢下行趋势,从95.92%下降到73.60%;中国人均牛肉消费量基数较低,上升趋势较快,人均牛肉消费量占比上升也较为明显,从4.08%上升到11.22%;中国人均鸡肉消费量呈快速增长态势,年至今,人均绝对量从1.39kg增加到8.11kg,人均鸡肉消费量占比从7.48%上升到15.17%。在过去的40年,中国受消费习惯的影响,一度肉品消费以猪肉为主,解决了国人的温饱和小康生活。未来20年,健康饮食将逐渐成为消费主流,预计鸡肉和牛肉人均消费占比将会大幅提升,猪肉的人均消费占比将随之继续下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意识不断增强,肉蛋奶需求不断增长的同时,肉食结构也必将发生改变,养殖结构和养殖方式也随之而产生新的变化,农民在发展养殖业时也必须顺应这些变化。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养殖业会发生哪些变化?在这些变化下农民该如何发展养殖业?

一、养殖业的五大发展趋势

未来养殖业将会呈现五大发展趋势。

一是超大型养殖企业合理布局,保证肉蛋奶的基本需求。为了保证肉蛋奶的基本市场供应和提高自给率,大型国企和民间资本纷纷布局养殖业,最终会形成分布合理的总体区域布局。这些大型企业实力强大,具备较强的重资产投资能力。快速形成规模养殖能力,并通过带动和辐射养殖大户和中小养殖企业分工协作,形成养殖集群。主要是保障市场供应和提高自给率。

二是草食动物养殖增长迅速。一方面,牛、羊等草食动物需求增长幅度会超过猪、鸡,推动草食牲畜业快速增长。另一方面,草食动物可以节省粮食消耗,提高国土资源利用效率,国家也会大力提倡。两种力量作用下,草食动物养殖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三是土鸡产业转型升级。土鸡的市场需求是刚性的,而且还会不断增长。由于限制活禽市场交易,土鸡产业将会重新整合,实现转型升级,主要方向是产业链的完善和供应链的健全,基本模式是区域性的分散养殖和社会化的配套服务及一体化的终端销售。

四是高端水产养殖将异军突起。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和长江及近海的大规模禁捕,高端水产品将出现供应短缺,高端水产养殖将会迅速崛起。

五是满足差异化高端需求的有机特色养殖快速发展。差异化的高端需求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营养健康理念的强化而不断增加,有机、特色养殖会逐步火起来。我在《未来五年,这些养殖业要火》一文中做过分析,可参阅。

二、未来养殖业的四大主流模式

一是现代化、工业化大规模养殖。其主要任务和目标是保障肉蛋奶大宗供应。这种养殖模式主要是以大型企业作为养殖业的龙头,采取现代化、工业化、组织化的生产方式。通过带动和辐射养殖大户和中小养殖企业与之配套,形成区域化的养殖集群。其组织化和社会化程度较高,养殖户和养殖企业的利润较小,但比较安全稳定。

二是绿色生态精细化、产业化养殖。此类养殖主要是满足差异化高端需求,主要以“公司+农户+合作社”的产业化运作模式。公司产、加、销的全程投入和配套服务,农户与合作社负责专业养殖。这种模式以牧区、山区半山区、湖泊、海滨为主。这种模式的工业化程度相对第一种模式要低,但养殖户的收益较高。

三是种养加结合草食动物养殖。这种模式主要是通过延长种植产业链条实现农业整体转型升级和农民增收,主要适合于农区和半农半草区域,以草食动物为主的种植养殖结合模式。

上面二、三两种模式需要实现产业化发展,最佳的方式是农民组织起来规模经营。相关分析可参阅

“山寨农夫”相关文章。

四是高科技条件下高端水产养殖。受新冠疫情和大规模禁捕影响,高端水产养殖会兴起。此类养殖将会以实力较强的公司为主导,大量采用先进的高新技术来实现。

三、农民发展养殖业的五种模式

一是“跟着养”。这里指跟着大企业开展以猪、鸡为主的规模养殖,比较适合初入养殖业的“门外汉”。猪、鸡是大宗畜牧产品,关乎保证畜产品市场稳定供应的民生大事,一直是备受政府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48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