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养殖技术 >> 养殖技术资源 >> 正文 >> 正文

象山五朵金花每天出没养殖场,身

来源:养殖技术 时间:2023/6/28
白癜风病初期照片 https://m.39.net/pf/a_6123995.html

身穿防护服,奔走在田间地头,养殖场里逮鹅擒猪,几秒钟内扎针取血……在宁波市象山县畜牧兽医总站,有5位身手非凡的女性科研工作者,她们全是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公务员。

由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道德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陈淑芳领衔,她们捧回了一个又一个团体奖:宁波市三八红旗手集体、宁波市“双学双比”先进集体……她们是养殖户们盛赞的“五朵金花”。

从左到右分别为张铭倩、 黎娟、姚旭、陈淑芳、李玲。

陈淑芳:

象山白鹅变“金鹅”

帮余户农户致富

53岁的陈淑芳是象山县畜牧兽医总站站长,土生土长的象山人,是家喻户晓的“好人”。她凭着一股子钻劲,46岁拿下博士学位,成为浙江首位基层畜牧兽医行业博士。

这几天,气温骤降,是冬季鹅病防治关键期。文杰大白鹅养殖基地有30万只大白鹅,今年疫情让企业减产约万元。记者到访当日,陈淑芳和团队的姐妹们一起上门,帮助基地进行防治工作。

自年年底起,陈淑芳和她的团队开始探索“象山白鹅扶贫计划”,在县内及省内仙居、嵊州、丽水、兰溪等地共建成29个白鹅产业扶贫基地。随着大白鹅养殖被确定为象山-龙井东西部扶贫协作援建项目,陈淑芳领衔的专家团队不远千里往返,全程跟踪指导。

根据低收入农户实际情况,针对扶贫对象不同特点、不同需求,创新“抱团发展”“点单服务”“风险托管”三大扶贫模式,多举措齐头并进助力 扶贫。让参与“象山白鹅”扶贫计划的诸多低收入户得到 帮扶,有效带动了县内、对口帮扶地区以及国内10多个省份、余户农户脱贫致富。近日,象山“十百千万”助力大白鹅扶贫项目入选全国“携手奔小康行动”典型案例。

白鹅生病,就给陈站长打电话,这已经是当地农户的习惯。对他们来说,陈淑芳的电话号码,就是大白鹅的。陈淑芳33年如一日扎根基层全心全意助农致富,被养殖户誉为贴心“女华佗”。这些年,她相继捧回了全国“十佳”兽医、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文明家庭、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全国道德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等一系列国字号荣誉。“在我个人背后,还有不少 的畜牧兽医工作者,大家一起奋进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陈淑芳说。

李玲:

几秒钟给猪扎针采血

如行云流水,绝了!

身板消瘦的李玲是象山县畜牧兽医总站常务副站长,还是象山县妇联“双学双比”女能手联谊会秘书长。在猪病防控方面,她是专家。大学里学的就是兽医专业,她对工作也是爱得舍不下。

年,挺着四五个月大的肚子,李玲还是每天到养殖场里跨着猪栏,一度让医生都开了孩子不保的诊断书,但她根本不遵医嘱,每天照常工作,“还好孩子争气,后来顺顺利利地生下来了”。等到年生二孩,李玲更是毫不忌讳,养猪场里依旧每天打卡签到,猪栏间跨来跨去。直到肚子很大了,才惊觉孩子要出生,刚赶到,孩子已出生。“当时我先生又不在身边, 还医院照顾的。”

李玲“心大”生娃的故事,就这样成为同事们的传说。但她最被大家称道的,还是一手绝妙的采样技术。

啥是采样?通俗地说,就是给猪抽血,带回实验室里做检查监测。只需要一根细细的绳子绑定,在大猪不断后退到僵持的那几秒钟内,李玲要左手牵绳,右手迅速找准猪的颈部血管,消 、扎针、抽血。所有动作,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这个部位是 的血样,干净且量大,能有效保证实验结果。”虽然看着瘦弱,但李玲说自己只要一下猪场就立马变身“女汉子”,这一手扎针采血技术,看得身旁健壮的男性都不得不竖大拇指。年,在宁波市动物防疫技能比武大赛中,李玲带队拿了团体 。这身本领怎么炼成的?她笑着说:“跟猪较劲,当然还是我们人更聪明些。多操练,就越来越熟了!”

张铭倩:

“海归”妹子有干劲

为养殖户升级自动投喂线

从国外留学归来,进入县畜牧兽医站工作,每天都和养殖场、鸡鸭猪打交道,这是宁海妹子张铭倩的选择。“其实也不算违和,因为我大学在墨尔本就是学畜牧专业的。”5年多前,因为家人生病,张铭倩作为家中独生女放弃原计划果断回家。

刚进站工作那会儿,看同事们都忙到飞起,张铭倩主动跟陈淑芳请愿:“这几年我都不生孩子,争取在前线多支援大家。”这样的请求当然未被允许,陈淑芳却也看出这小姑娘的干劲十足。

今年2月,正在家里产假坐月子,恰好疫情封城。看同事们比以往更忙了,张铭倩更是坐不住。“不能来站里,我还可以在家里办公的。”当时,整个畜牧兽医站都在帮助养殖户推销鸡鸭鹅和禽蛋,她主动承包了网上团购工作。一手抱着孩子,一手在电脑上操作,张铭倩每天睁开眼睛就整理汇总团购信息, 盘点发现“业绩”真的还不错,帮养殖户们网上销掉了多吨禽蛋、11万只家禽,合计金额达多万元。

国外留学,见识了先进的养殖产业链,张铭倩总想着,能不能也让象山的养殖户们升级起来,早些用上自动化设备。“不少养殖户是残疾人,喂料都是一桶一桶端进端出,很辛苦。”张铭倩主动联系了泗洲头一个专门做自动化制造的小伙子,为特殊养殖户设计了一套自动投喂线,3万多元投入可养多只鹅。“现在设备已经生产好了,争取年前全都给装上投用。”

姚旭:

90后妹子慕名“暗访”

大学没毕业就“定情”了

姚旭是个90后妹子,象山本地人,3年前进站不久就被分派到 避岙畜牧兽医站一直到现在。因为大学学的专业就是兽医,姚旭对象山养殖户口中说的“陈站”很好奇,后来从新闻中逐渐了解到陈淑芳的故事,让她大为敬佩。于是,在一年暑假里,她大着胆子上门来了次“暗访”。

当时刚好有记者在采访陈淑芳,姚旭看对方人手不够,主动走上前去帮忙举起了话筒。没想到,这次访谈,陈淑芳亲切随和的态度、高超的专业技能,一下就征服了她。“您这儿还缺人吗?我想来站里当临时工。”采访结束,姚旭主动上前向陈淑芳表明来意。“在了解了我的专业背景后,没想到陈站真的答应了下来,我高兴坏了。”

将近4年,姚旭从跟在陈淑芳身后的实习生逐渐成长为独当一面的乡镇站长。年9月前后,非洲猪瘟流行,刚结婚的姚旭在乡镇宿舍里扎了根,和同事轮流值班,在象山北高速路口检查外地猪禽运输车,确保不让猪瘟流入。“就靠肉眼一辆一辆盯,特别是凌晨时候,运输车多,更得盯紧点,根本不敢放松。”

姚旭工作对口有一户养殖户,一家五口有四人残疾,生活比较艰难,她就一直暗暗地多帮他们一些。每周都会到他们家去看看,饲养过程中需要看病、买药、打针,甚至其他生活上的需求,都是姚旭包办了。今年疫情期间,这户人家的两三千只大白鹅卖不出去,每天光吃料,多养一天就多亏一天,急得给姚旭打电话。“后来还是借助站里资源,帮忙联系了一家企业,以高于市场的价格把他们的鹅都买了去,不仅保证了今年收成不亏,还让他们有了一笔不小的收入。”

黎娟:

她的一套选育方案

让象山猪续上“香火”

在来象山工作之前, 黎娟和丈夫在金华的小日子过得挺滋润的。有房有车,丈夫是公务员,她在别墅式养猪的“全国最美猪场”工作。

年,杭州一次全省经验分享会上,她的发言打动了台下坐着的陈淑芳。会后,非常多人和她交流,陈淑芳的问候显得很“别致”,从猪场建设、养猪技术,一直问到她的个人生活,并热情地发出邀约,“要不要来我们象山看看?”

都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再三的交流后,年, 黎娟和家人终于下定决心来到象山。她负责的是农技推广,这对动物遗传育种专业的研究生来说,不算难事。但要怎么和养殖户打交道,这门课还是有不少学问。

年非洲猪瘟期间,象山不再从外地引种,母猪没了,养殖户们担心没有小猪出生,这下养猪要“断炊”了。 黎娟顾不得刚手术的身体,戴着住院手环奔波在养殖场,着手指导养殖户从现有猪中选育母猪,并出台了一本“种猪选育方案”。

开始,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5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