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郑州1月7日电(记者李丽静)年,我国生猪行业整体不景气。展望年,牧原股份首席战略官、董事会秘书秦军表示,公司将通过内部挖潜、向下游产业链延伸等方式,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如何看待年“猪周期”低谷?
年生猪行情跌跌不休,从年初的旺季生猪价格35元/公斤跌至12月26日的全国生猪均价16元/公斤;从年初的一头仔猪高达元演变成目前新生仔猪白送的极端现象。这导致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新希望等龙头猪企,以及中小养殖户经营成本压力陡增。对比年多家猪企业绩暴增情形,牧原股份如何看待年的“猪周期”低谷?
牧原股份的一位高管告诉记者:“大家都忽视了农业农村部发出的广大养猪场户高利润阶段已经结束的提醒。从心理上,可能更倾向于相信非瘟疫情严重、养猪业受灾严重等片面消息,从而在战略层面做出错误判断,没有及时做出调整。年猪价下跌有以下两种原因,一是养猪数量增多,二是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大众消费能力削弱,猪肉消费需求减缓。“
在召开的年第五次临时股东大会上,秦英林表示,公司从年成立到现在,投资总量连年增长,尤其是固定资产投资较大,而在产比例却不高,存在“小马拉大车”的现象。
牧原股份年在生猪养殖项目投入亿元,年投资缩减至亿元。公司及时调整资金使用方向,避免了“猪周期”低谷的盲目扩张。二季度以来,公司放缓扩张步伐,计划为年的低谷预留部分资金。梳理生猪行业龙头企业的业绩表现,仅有牧原股份年前三季度实现盈利,其前三季度总营收为.82亿元,同比增长43.71%,净利润87.04亿元,同比下滑58.53%,而温氏股份、正邦科技、新希望净利润均亏损。
陷入舆论漩涡
年初内乡养猪场的土地风波、在利润高点发行可转债、3月遭大V质疑导致可转债发行受阻、7月迎接河南证监局“双随机”检查、12月商票逾期和评级展望下调等一系列事件,让曾有“猪茅”之称的牧原股份被舆论高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8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