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养殖技术 >> 养殖技术优势 >> 正文 >> 正文

兴化刘天前用残疾身躯趟出蚯蚓养殖致富路

来源:养殖技术 时间:2022/10/28
白癜风 http://m.39.net/pf/a_4439528.html

中国江苏网3月7日讯身着“水裤”,在冰雪消融的蚯蚓垅上爬行,身后留下一串串爬行的“印塘”……自幼残疾,靠四肢爬行的兴化残疾人刘天前,敢于向命运抗争,用残疾身躯“爬”出了一条蚯蚓养殖的创富路。

近日,记者来到刘天前的兴飞蚯蚓养殖场时,他正趴在一个蚯蚓垅上,用手插入垅里测试温湿度。“垅子是蚯蚓的窝,只有温湿度适宜,蚯蚓才能很好地生长和繁殖。”刘天前说。

被拐乞讨“结缘”蚯蚓养殖

“得以养蚯蚓,是源自我的一场人生漂泊。”刘天前说。

刘天前今年41岁,兴化市安丰镇三庄村人。幼时的一场高烧,使他沦为“瘫子”。9岁那年,他被陌生人用纸糖引诱拐走。

陌生人是个丐主,将他拐到无锡后就把他放到无锡一菜市场附近乞讨。每天早上,丐主用板车把他送去,傍晚把他接到下榻的船上。忍饥挨饿乞讨了3个月,刘天前再也不肯回到丐主的船上。

菜市场一位水果摊老板收留了他,教他识秤、算账、卖水果。刘天前天姿聪颖,水果卖得活,加之兴化口音,在杭州从事蚯蚓养殖的兴化老乡丁老板频频光顾。丁老板经常来无锡送货,每次都买上很多精品水果送客户。一来二往,两人便熟悉起来。丁老板非常欣赏刘天前的勤勉,对他更充满了怜惜。3年后,水果老板转行,刘天前便被丁老板接到蚯蚓场当工人。

刘天前起初的工作是,摇轮椅车在蚯蚓场的田间大道上巡逻,驱赶吃蚯蚓的鸟儿。在蚯蚓场,刘天前了解到蚯蚓养殖的收益高,便决心学习蚯蚓养殖技术,日后好回乡创业,从而养活自己、帮助家里。

不久,他请老乡帮他买了一件摸鱼人穿的皮裟。从此,这家蚯蚓养殖场就多了一条特殊的“蚯蚓”。刘天前不再坐在轮椅车上摇来摇去,而是围着蚯蚓垄爬来爬去,不时双手插入养殖垄,测温度、试湿度,看生长、查养料,掌握和摸索出了一套蚯蚓养殖技术。

二斤半蚯蚓种开启养殖之路

年冬天,时年16岁,在外漂泊多年的刘天前“衣锦还乡”:他手持“大哥大”,腰别中文BB机,怀揣2万元现金。

“家里人以为我死了,母亲怎么也不敢相信,直到我出现在母亲劳作的田边。”刘天前说,大哥大、BB机是丁老板给配的,他回家,是因为想家,因为有了创业的念头。

刘天前还带回了二斤半蚯蚓种,在自家院子里开始了蚯蚓养殖之路。当时,对于养蚯蚓致富养家,家里人怀疑,庄上人嘲笑。然而,不久,一位亲戚以每市斤18元的价格包揽了他的蚯蚓。该亲戚善于“张卡”捕鱼,周边有一大帮同行。红蚯蚓鱼喜食,易“张”到鱼,正常一市斤红蚯蚓能“张”到约元的鱼。

从此,家里人不再反对他养殖蚯蚓,养殖场地也从院子移到他家的打谷场。场与村庄隔一条河,他让父亲早晨把他送到场上,晚上再接他回去。为了避免白天大小便,他常常早餐吃面条,中午不吃不喝。为了吸引客户、扩大销售,他学会了用手机将图片上传到钓鱼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2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