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养殖技术 >> 养殖技术优势 >> 正文 >> 正文

淡水石斑鱼高产养殖技术赶紧收藏起来吧

来源:养殖技术 时间:2022/12/23
白癜风复发怎么办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zlff/150921/4699296.html

淡水石斑鱼是热带鱼类,原产于中美洲尼加拉瓜,年引入台湾,为台湾南部地区普遍的淡水养殖品种,年广东、江西养殖单位从台湾引入,具有生长速度快、耐低氧、抗病力强等特点,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淡水石斑鱼高产养殖技术吧!

生活习性

淡水石斑鱼可在淡水中生长,也可在盐度为10‰以下海水中生长,适温范围在25~30℃间,当水温下降至20℃时摄食明显减少,水温下降至15℃时身体失去平衡,故冬季期间池水会降至15℃以下的地区不适合养殖,越冬期间淡水石斑鱼生长的水温在19℃以上。食性为偏肉食性鱼类,鱼苗阶段肉食性的特性强烈,主要以浮游动物为主。

繁殖习性

淡水石斑鱼一冬龄就可产卵,产卵习性与罗非鱼一样会在池塘底部挖许多产卵的巢穴。产卵一般在下午进行,产卵后主要由雌鱼守卫受精卵,雄鱼也会协同守卫,但随着胚胎发育,守卫行为愈来愈弱。卵为椭圆形,卵色呈黄暗绿色,不透明,粘性卵,卵分散排列在池底上,很少有重叠现象。体重克的雌鱼每次产卵约为~粒,在水温26~29℃下受精卵经48小时可孵化出仔鱼。

苗种培育

1、消毒放养:淡水石斑鱼苗种培育池以土池为好,用生石灰清塘消毒并培肥水质,鱼苗放养前应先试水,同一池内放养的规格要求一致,密度视饵料、养殖技术水平和培育规格而定。

2、水质管理:淡水石斑鱼苗培育易败坏水质,应每3~5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1/4,可在池中移植水生植物净化水质和便于鱼苗隐蔽、吃食,鱼苗规格出现较大差异时要过筛分养。

饵料投喂

1、仔鱼饲喂:淡水石斑鱼的食性为偏肉食性,仔鱼下池时以浮游动物为食,随着鱼苗生长,摄食量增大,而池中浮游动物逐渐减少,可通过追肥培育浮游动物,增喂豆浆。

2、仔鱼驯食:淡水石斑仔鱼达3厘米以上时可进行驯食,先投喂鱼糜于食台上,2~3天后加少量配合饲料拌鱼糜,以后逐步增加配合饲料,直至全部用配合饲料。

3、投喂管理:淡水石斑鱼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20%左右,配合饲料蛋白质含量在35~40%,动物性蛋白应在25%以上,其它可添加植物蛋白原料,饵料系数能达到0.8~1.2之间。

成鱼养殖

1、少量混养:淡水石斑鱼可在池塘中少量混养,每亩水面混养淡水石斑鱼25~50尾左右,经半年时间养殖体重平均可达克以上,经一年时间养殖体重可达克左右。

2、池塘主养:淡水石斑鱼可混养罗非鱼、草鱼、鲫鱼等,每亩水面~尾,混养鱼尾,经半年养殖平均体重可达克左右,经一年时间养殖体重可达克以上。

疾病防治

1、烂尾病

病鱼鳍基充血,以尾鳍、腹鳍、胸鳍最为严重,体色消退,体侧局部红肿、溃疡,严重时死亡率高达90%。

用四环素或土霉素浸洗,每次4~10分钟,连续2~3次,或用呋喃唑酮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用3天。

2、烂鳃病

病鱼鳃淡红色,鳃丝末端充血,局部鳃组织坏死、发白,严重时组织腐烂、软骨外露。

用二氯异氰尿酸钠全池泼洒,预防时每亩水深1米用15~20千克生石灰全池泼洒。

3、白斑病

病鱼体表出现不规则的白斑,严重时白斑连成一片,鱼体表和鳃粘液增多,游动缓慢,呼吸困难,常浮于水面。

用淡水浸洗病鱼2~4分钟可杀死病原体,或用硫酸铜浸洗病鱼2小时,连洗2~3天。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28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