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件民生实事”之六:选派名科技特派员赴基层开展农业技术服务,招募派遣1万名大学生到基层开展志愿服务。
“我的任务就是让村民掌握养殖技术,快点富裕起来。”1月19日,文正常在接受多彩贵州网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文正常是贵州省首席科技特派员、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年起,他带领科技专家团队帮扶台江县、丹寨县、从江县等地,手把手教村民生态鸡养殖技术。
文正常(中)在给农户讲解林下鸡养殖技术
帮扶从江县两年来,文正常几乎每个月都要去1至2次。
“虽然下乡比较辛苦,但只要能帮到村民,我就很高兴。”文正常在村里有一句口头禅:只要我们能做的尽管找我们。
年,文正常和团队成员到从江县丙妹镇考察后发现,丙妹镇发展林下小香鸡养殖产业前景可观,便动员村民发展庭院经济模式养殖小香鸡。
“之所以发展‘庭院经济’,是因为小香鸡在当地市场前景好、不愁销,能卖25元至30元一斤,村民养殖能有一半左右的利润。”文正常解释。
文正常给村民培训,动员村民每户养至只小香鸡,鸡苗购置费通过“以奖带养”帮扶方式进行补贴。首先,鸡苗在村里的养殖合作社饲养30天脱温后交给农户,农户把小香鸡拿回家圈养30天,最后再林下放养90天。
这就是“”模式,一只小香鸡天出栏。
起初,村民顾虑鸡苗购置费补贴对不了现,也担心养不活,怕亏本,不愿养。
从江县小香鸡市场前景广阔
“培训会结束后,只有5户村民愿意试养。我向村民提出,一定要按照我们制定的林下生态鸡规范养殖技术去操作,养殖过程发现问题,我们会派专人到现场帮助解决。”文正常说。
村民按照规范养殖技术养殖天后,小香鸡的存活率达到90%以上。之后,越来越多的村民愿意养殖小香鸡。
年5月至10月,5个月时间,养殖户就从5户增加到了62户,一共养了只小香鸡,并且很快销售一空。
“打个比方,一家农户就算只养只小香鸡,一只鸡有2.5到3斤重,每只能赚30至35元左右,只就赚元至1万多元。小香鸡一年能出栏2个批次,年收入破2万左右不成问题。”文正常说。
如今在丙妹镇,提起小香鸡养殖,村民都夸赞文正常:“科技特派员教我们规范化养殖,让我们学到了挣钱的本事。”
“我要求团队成员一周至少驻村3天开展养殖现场技术指导。养殖过程中,小香鸡如果患上感冒、球虫、呼吸道疾病等问题,村民可以马上反馈,我们会制定技术方案及时治疗。”文正常说。
文正常认为,村民会规范养殖技术,就是学会了挣钱的手艺,比什么都强。
文正常是贵州众多科技特派员的代表之一。年,贵州选派名科技特派员赴基层开展农业技术服务,招募派遣1万名大学生到基层开展志愿服务。
年大学毕业的孟凡华成为西部大学生志愿者,回到家乡从江县加勉乡污规村成为了一名驻村干部。
驻村后,孟凡华的工作之一就是负责夜校培训。
“村里留守老人多,但很多老人不会用手机、洗衣机、电磁炉等电器。每次培训,我就从简单的内容教起。”孟凡华说。
孟凡华(右)在村民家宣传政策
“村民普遍年纪大,不会使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4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