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养殖技术 >> 养殖技术优势 >> 正文 >> 正文

永善80后小伙返乡创业,靠养牛走上致富路

来源:养殖技术 时间:2023/4/29
北京最专业白癜风专科 https://mip.yyk.99.com.cn/fengtai/68389/jingyan-392913.html

昭通市永善县溪洛渡镇吞都村80后小伙蔡成勇,外出务工学成一身本领,返乡兴办肉牛养殖场,成功闯出养殖致富路,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带动了当地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带动致富

今年38岁的蔡成勇,家住溪洛渡镇吞都村凉水二组。年,蔡成勇初中毕业后来到重庆打工,洗过盘子、当过搬运工、干过售货员,一干就是10多年。年,他在重庆丰都一养殖场无意间接触到了肉牛养殖,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蔡成勇回老家探亲期间,发现老家的地理气候条件非常适合发展养殖业,于是他便下定决心,回乡养牛。

年,蔡成勇开始奔走于四川阆中、眉山、绵阳、山东济宁等地养殖场,考察学习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知识,这一学就是一年。

年,他到处筹集资金,说服家人,首期投入资金67万元,在吞都村兴建牛圈及养殖设施余平方米;随后又投入资金16.8万元,从山东济宁进购牛犊32头,正式开启了肉牛养殖路。

牛养殖厂

养殖初期,由于经验不足,只是收回了养殖成本。但他并没有放弃,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于年12月,又投入资金60万元,进购牛犊70余头,开启了第二批肉牛养殖。为了养好这批牛,他白天割草、拌和饲料、喂牛、清洁牛圈,晚上就上网查阅资料、翻看书籍,钻研养殖技术。经过他的细心照料,一年后实现养殖收入21万元。

尝到养殖甜头的他,决心增加投入,扩大养殖规模。年,得益于国家产业扶贫政策的支持,合作社养殖场的面积由平米方扩建至平方米,存栏规模从80头增加到余头,年出栏从60头增加到余头。

如今,在蔡成勇的合作社里,共聘请了9名工人,他们均来自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群众。“我在合作社里工作,主要负责喂牛、割草等工作,每月有元的工资,同时还能照顾家中生病的老人,真是一举两得。”溪洛渡镇吞都村贫困群众张科银说道。

年,合作社实现养殖收入余万元。合作社还引入干裂式分裂机将牛粪变粪为宝,与邻近的猕猴桃合作社形成良好的有机循环利用。在实现致富的同时,蔡成勇还不忘乡亲,他主动为当地群众当起技术顾问,向群众免费传授养殖技术,提高群众的养殖水平。

分红现场

“我从昭通买牛回来,蔡老板都很热心的帮助我,我家牛有什么问题,得什么病,要怎么治,他都毫无保留的传授经验给我。”溪洛渡镇吞都村养殖户罗松说到。

“今后,我将带领更多贫困群众发展养殖,实现增收致富,共享国家扶贫硕果。”谈及今后的打算,蔡成勇信心满满。

云南网通讯员吴应奎刘绪章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45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