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养殖技术 >> 养殖技术介绍 >> 正文 >> 正文

扶贫路上一封来自贫困户的走心感谢信

来源:养殖技术 时间:2023/1/15

“您好!每次您来家,我不知该怎么说才好,因为这两三年来,您和各级领导干部在百忙之中,不知多少次冒着风雨,从开远城来到我们的小山村,了解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生活、医疗、教育等情况。谢谢您们对我们的关怀……”

一封感谢信一段帮扶情

这是一封

碑格乡鲁姑母村委会阿痴村村民杨万寿

写给扶贫干部吕红玲的感谢信

没有华丽的词藻

但字句真切、发自肺腑

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如冬日暖阳一般

让正奔走在脱贫攻坚路上的扶贫干部

心生暖意~~

前些年,杨万寿因父母亲和儿子不同程度患病,家庭负担较重。加之因缺乏技术,庄稼收益低,养殖效益不好,经济问题成了他家的一大难题。

市委组织部组织科科长吕红玲回忆起刚到杨万寿家看到的情形——家里一团糟,家庭成员眼神迷茫、看不到希望。

吕红玲说:“让我印象比较深的是,当时家里比较脏乱,当我把所有东西进行统一分类后,开始有了一些变化,他们的脸上也呈现出了笑容。”

打扫卫生、叠被子……吕红玲的“传、帮、带”很奏效,杨万寿一家慢慢养成了打扫卫生的习惯。

年,杨万寿一家在党和政府及吕红玲的帮扶下住进了新房,种植、养殖也因有了技术指导,收入逐年增加。

如今,杨万寿家里干净整洁,柜子洁净透亮。房前的绿植把家里装点得生机勃勃,杨万寿每天打扫完都会悉心浇灌它们,如同浇灌着他对生活的美好期望。

在吕红玲的影响下,杨万寿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如今的他已是一名中共预备党员,除了将自家打扫干净外,他还积极主动参与村里的各项环境卫生活动。

碑格乡鲁姑母村委会阿痴村村民杨万寿

日前,杨万寿将感谢信交到吕红玲手中,信中朴实的言语、真挚的情感让吕红玲很是感动,高兴地与同事们分享。

市委组织部组织科科长吕红玲

一封感谢信

道出了一个贫困家庭的真实心声

一名扶贫干部

用真情实意

拉近了党和政府与贫困家庭的距离

“感谢您,感谢政府”

“感谢”二字

写满了整封信

但真正能体现“感谢”二字分量的是

杨万寿一家对未来燃起的新希望~~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3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