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养殖技术 >> 养殖技术介绍 >> 正文 >> 正文

低豆粕日粮,赋能中国养殖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来源:养殖技术 时间:2023/2/7

01市场高位震荡养殖业受重创

原料价格屡创新高

2月豆粕价格创九年来历史新高,均价高达元/吨,较1月底上涨近元/吨。按照豆粕在饲料配方中20%添加,饲料成本上涨近元/吨。南美大豆供应减少也成定局,国内油厂叠加缺豆及利润空间压缩因素停机增加,豆粕库存低位运行,加之生猪价格疲软,豆粕需求不振,支撑豆粕价格维持高位震荡态势。

数据源自博亚和讯

猪价持续走低

春节过后猪价大跌,2月份生猪(外三元)最低12.46元,猪粮比跌至一级预警区。进入3月,国家将启动中央冻猪肉收储工作,猪价略有上涨,3月2号全国生猪均价12.72元/公斤,但由于市场利好因素有限,猪价难以大涨,养殖企业要有长期作战的决心。

数据源自养猪网

行业普遍亏损

猪价持续低迷,叠加原料价格高涨,国际贸易形势动荡,养猪行业呈现普遍亏损态势。2月全国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减少,生猪存栏减少,生猪出栏亏损,据测算,外购、自繁自养生猪出栏亏损-元/头不等。预计3月行情回弹空间不大,养殖产业应及时调整策略与饲养方案,降本增效。

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原料供应链尽显脆弱

俄乌均属农业大国,俄罗斯是全球最大的小麦出口国,占全球小麦出口17%,乌克兰则有“欧洲粮仓”的称号,全球第九号大豆生产国。两国局势紧张,全球股市、能源、化工、粮价等高位震荡。2月28日,CBOT大豆期货市场收盘大幅上涨,商业买盘和技术买盘活跃,截至收盘,大豆期货上涨19.50美分到54美分不等,刺激国内原料市场的不稳定。3月俄乌军事行动依然存在,黑海地区局势动荡,国际贸易环境错综复杂,瞬息万变,将继续影响大宗原料的价格行情。

02低豆粕日粮是未来养殖业发展的方向

年全国饲料工业总产值.1亿元,总产量.3万吨,连续十年全球第一。同时,我国饲料粮消费持续增长,目前已超过谷物总消费量的40%,如果算上大豆,饲用占比超过50%。我国饲料资源长期短缺,特别是蛋白饲料原料的进口依存度接近80%,成为制约我国饲料工业和养殖业发展的重要瓶颈。年,大豆进口量万吨,比上年增长5.7%。

我国饲用豆粕减量替代进程

年2月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

加大耕地轮作补贴和产油大县奖励力度,集中支持适宜区域、重点品种、经营服务主体,近日,黑龙江已经正式下发稳粮增豆的补贴政策,原则上大豆生产者补贴每亩高于玉米生产者补贴元左右。

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粮食节约行动方案》强调加强饲料粮减量替代。推广猪鸡饲料中玉米、豆粕减量替代技术,充分挖掘利用杂粮、杂粕、粮食加工副产物等替代资源。加快推广低蛋白日粮技术,提高蛋白饲料利用效率,降低豆粕添加比例。

年4月饲料原料营养价值数据库及应用平台系统,正式上线发布面向全社会开放使用,为推进饲料精准配方和精准配制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年4月全国动物营养指导委员会发布《猪鸡饲料玉米豆粕减量替代技术方案》广辟饲料原料来源,提升利用水平,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日粮配方结构,保障原料有效供给,提升畜牧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年3月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大豆振兴计划实施方案》广辟饲料原料来源,提升利用水平,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日粮配方结构,保障原料有效供给,提升畜牧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年10月聚焦降低配合饲料蛋白含量倡导高效低蛋白日粮体系

《仔猪、生长育肥猪配合饲料》《蛋鸡、肉鸡配合饲料》两项团体标准,聚焦降低配合饲料蛋白含量,倡导高效低蛋白日粮体系的应用标准不仅增设了「上限」,并且猪配合饲料中的平均粗蛋白水平由16%降至14%。新标准在全行业全面推行后,养殖业豆粕年消耗量有望降低约万吨,带动减少大豆需求约万吨。

年5月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提出了一系列综合技术措施

《生猪生产节本增效技术指导意见》为减少生猪养殖的损失,实现生猪生产节本增效,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提出了一系列综合技术措施,建议采用理想蛋白平衡氨基酸技术配制低蛋白日粮。

减少进口大豆依赖,夯实养殖业发展基础,饲用豆粕减量替代是大势所趋。新局势下,我国将加快推进高品质低蛋白日粮的研究和应用,提高饲用豆粕的使用率,降低其用量,促进符合中国国情的日粮结构的完善与应用。

03低豆粕日粮是提升中国养殖业全球竞争力的必经之路

年全国养殖业饲料消耗量约为4.5亿吨,豆粕用量在饲料中的占比为15.3%,比年下降2.4个百分点,节约豆粕饲用量万吨,折合大豆万吨,大豆进口量依然居高,但是比年减少万吨。

未来,饲用豆粕的减量替代潜力巨大。专家预测,若谷政策得力,措施到位,养殖业可实现豆粕减量万吨以上,折合减少大豆需求近万吨,相当于2.3亿亩耕地的大豆产出。

划重点

饲用豆粕减量替代的意义

减少大豆进口依赖

我国生猪生产将全程蛋白质水平由目前的16%降至14%,可减少豆粕用量近万吨。在动荡的国际贸易环境下,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降低养殖成本

饲料原料中最重要的就是玉米豆粕,在养猪成本中饲料占比高达60-70%,而饲料成本构成中玉米占比约为65-70%、豆粕占比约为15-20%,原料价格和用量与养殖成本息息相关。

减少饲料不合理消耗

动物摄入蛋白质过多或氨基酸模式不够理想,不仅会降低生产效率,而且会影响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的多样性和平衡。

减少氮排放,保护环境

中国农大谯仕彦老师的团队研究结果显示,日粮粗蛋白每降低1个百分点,减少蛋白质原料用量3个百分点,饲料成本可降低1.5%,氮的排放可降低8-10%,有利于环境保护。

文章来源:普爱饲料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3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