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村的暴富在前些年已经爆红了一把,大多数人都知道华西村是一个“家家住别墅、人人开豪车”的富裕农村,不过在此之前,还有一个创造了富裕神话的村庄,似乎早已被人遗忘,那就是大邱庄。
位于天津的大邱庄,曾经是华北最贫穷的村庄,但在禹作敏的带领下,大邱庄创造了20年的富裕神话,一跃成为了中国乡镇企业“十大百强”的榜首,但很快,大邱庄又因禹作敏获罪入狱而走向没落,最终撤村建镇,成了今日默默无闻的“大邱庄镇”。
20年,大邱庄到底经历了什么?
翻身做主:走向富裕的大邱庄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天津静海县的大邱庄是远近闻名的“穷村”,这里自然环境不好,地势低洼、土地盐碱、旱涝灾害轮流来,村民们几乎是靠外出要饭谋生的,当地流传着许多形容大邱庄穷困的民谣,甚至还有“有女不嫁大邱庄”的说法。
如果大邱庄一直按自己的轨迹发展,那么它接下去可能会成为一个国家贫困村,需要国家扶贫、需要在脱贫攻坚战中被重点对待,不过历史并没有那么发展,因为大邱庄出了一个“能人”。
这个能人,就是大邱庄支部书记禹作敏。年,禹作敏担任支部书记时说,让他再干三年,“保证叫大邱庄变个样”。
禹作敏并没有食言,虽然禹作敏自己崇拜大寨、视陈永贵为偶像,但他并没有让大邱庄走传统的农业发展道路,而是选择了发展工业,从这一点来说,禹作敏“解放思想”,比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更早。
禹作敏
那是全国都还在茫然中的年,大邱庄的村民刘万明向禹作敏提出建议:搞冷轧带钢厂。这可是一个大胆的提议,不过禹作敏更大胆,他觉得刘万明曾在天津一家冶炼厂当工人,懂技术又会营销,这事没准能办成。
于是,禹作敏找到刘万明的弟弟、人称“刘万能”的刘万全,又让大队凑了10万元给兄弟二人筹划建厂。刘家兄弟两人拿着自己借来的2万元和大队里凑的10万元,盖起了简易厂房、组装起了轧钢机,风风火火地搞起了冷轧带钢厂。
厂里一边培训工人的操作技术、一边昼夜苦干,到了年厂里就盈利27万元,不仅震惊了大邱庄,更是惊动了静海县。到了第二年,冷轧带钢厂的利润更是达到了翻番的60多万元,迅速站稳了脚跟。
禹作敏并没有满足于这点成绩,他见冷轧带钢厂挣了钱,立刻决定扩大规模、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制管厂、印刷厂、电器厂一个接一个地在大邱庄建了起来。
以电器厂为例,在厂长张延军的带领下,大邱庄20多个青年村民,用牲口棚做厂房、昼夜苦干,当年就净赚25万元,到了年,电器厂的年产值已经达到了万元,纯收入也有万元之多。
而大邱庄发展地最好的还是钢铁相关的企业,带钢、线材、管材生条线相继在大邱庄建立,支撑大邱庄发展的津美、万全、津海和尧舜四大集团也开始形成。
年,是大邱庄的发展顶峰,据称,当年大邱庄的工业产值是40亿元,而2年前,大邱庄的人均收入就已经达到了美元,是全国人均水平的10倍。随着大邱庄的经济发展,村民们也享受到了集体福利体系。
有村民表示,当时大邱庄的福利制度,是真正的“从摇篮到坟墓”,包含了房、车、子女入学、医疗等14项的福利待遇,涵盖了村民从生到死的整个生命过程。还有村民表示,那个时候什么都是发的,水、电都不要钱,孩子们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的书费、学杂费都由集体承担。
教授顾问:科学傍身才能致富
更令人称道的是,大邱庄还请了一大批专家教授来给自己的发展当顾问。在大邱庄的顾问名单中,汇集了数百名我国各个领域的一流专家,涉及农艺、生物、化工、医药等几十个专业。大邱庄勇于让专家学者在自己的土地上做实验、搞创新,发展高新技术。
例如在农业领域,大邱庄请了北京、黑龙江的农业教授、科学家,带来了国内最为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良品种,又分析出了小麦、玉米的最佳种植密度,让大邱庄实现了农业机械化生产。
为了解决大邱庄的盐碱地问题,教授们还带来了先进的农业技术,和钛微肥拌种的新方法,在当时有人评论说,大邱庄这块面积仅有7平方公里的盐碱地,是中国农村知识密度最高的科学沃土。
科学指导农业,也让大邱庄的农业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农业产量年年提高。又例如在畜牧养殖方面,大邱庄同样也不甘落后。我国农村的第一个村办生物研究所正是在大邱庄建立的。
不仅如此,大邱庄还请来了我国畜牧界元老、著名养猪专家许振英教授、李炳坦研究员当顾问,并请高级畜牧师主持养殖小组,建立起了科学化、现代化的养猪场,采用了多重先进养猪技术,将养猪规模扩大了一倍多。在年,大邱庄的养猪场还被评为了当年7大机械化养猪场之一。
在大邱庄,人人尊重知识、尊重科学,这里的人才招聘没有年龄限制,老教授、研究员、工程师从成立退居二线之后,到大邱庄又可以重新奔赴“一线”,继续从事科学研究。而且,凡是科学技术问题,都是由专家说了算,村里干部、哪怕是禹作敏本人也不会进行干预。
而且,专家们的生活福利也受到了良好的保障,大邱庄专门为专家教授修建了人才楼,还会安排专家子女的读书、工作问题。因而,专家们在大邱庄能够安心进行研究,也确实做出了很多成果,这些研究成果,造福的不仅仅是大邱庄一个村,更是造福了全国人民。
就好比国家生物化学专家陈佑才主持研究成功的“饲料BK酵母剂”,就能够取代从秘鲁进口的鱼骨粉。这一成果看起来虽然不起眼,但在当时能够为国家节约大量外汇,让国家资金用到更有需要的地方去。
除了外聘教授之外,禹作敏同样也非常重视对于村民的教育培养。禹作敏用“金银有价人无价”说服了那些只想建工厂赚钱的村民,投资上百万元盖起了崭新的教学楼,要求村民们人人都要读书学习——当然,学习是免费的。
为了调动村民们的积极性,大邱村还规定初中不毕业的村民,不能进入工厂工作。从此,大邱村的11年制免费教育普及,入学率达到%。后来,大邱村还建立了全国第一家农民大学、又大量投入,培养农民后代出国留学,为大邱村培养了不少人才。
在当时,大邱庄被称之为“天下第一庄”也并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富裕,更是因为他们对于科学、人才的重视。
撤村建镇:20年暴富神话破灭
但大邱庄的暴富神话并没有持续太久,甚至也许都没有华西村来得久。从上世纪70年代,到年,甚至于都没有20年的时间,大邱庄的暴富时代就结束了。
大邱庄的神话是从年底开始破灭的。年12月,法制日报社天津记者站站长刘林山爆料称,在清理原华大集团公司经济问题时,禹作敏被多次组织、只会对大华公司的员工进行非法拘禁、侮辱殴打,还非法监视员工家属,甚至还限制村民的人身自由。
一石激起千层浪,禹作敏统治下的大邱庄黑幕被层层揭开。后来的公开资料显示,禹作敏因为认为华大集团养殖场员工危福合有经济问题,便对危福合进行殴打折磨、非法审讯长达8小时,危福合全身被打伤多处,最终抢救无效死亡。
事后,禹作敏还窝藏、帮助重大案犯潜逃,并暴力妨碍司法机关办案。
在禹作敏时代,大邱庄是一个“乌托邦”一般的“一言堂”,全村大小事务都要听禹作敏的,他的个人权力空前强化,政企不分、产权不明、资源非市场化配置,大邱庄似乎正在与我国的经济发展发现背道而驰。
在全国都开始“分田到户”时,大邱庄的土地牢牢掌握在集体手中;在全国开始尝试市场化资源配置时,大邱庄的高福利充满着平均主义色彩;在明晰产权成为全国经济改革的重点时,大邱庄仍旧是过去“大一统”的政治化格局……
直到年8月,禹作敏因窝藏罪、妨害公务罪、行贿罪等判处有期徒刑二十年,这一切终于开始土崩瓦解。
禹作敏的下台,意味着大邱庄富裕神话的破灭,也意味着大邱庄“高福利”时代的终结。但也有人指出,即使禹作敏没有被捕,大邱庄在年之后的发展同样也会举步维艰。
因为在年,南方谈话要求全国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确认了我国以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为目标的改革取向,城市国有企业开始与市场接轨,乡镇企业面临着更大的竞争,这就意味着大邱庄将会面临着更大的竞争,而这个天然就有一些“反市场经济”的村庄,也许注定是会失败的。
年11月,大邱庄撤村建镇,成为了大邱庄镇,也开始进行准备整个镇的改制工作。年,大邱庄镇开始改制,18万平方米的普通住宅、别墅全部由村民个人买断,禹作敏时代的福利待遇全部取消,集体从企业中退出、变公有为民营。
对于大邱庄的村民来说,这种改革取消了原来平均主义的分配,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似乎是加大了贫富差距,但无论对谁,自己手上的资产都增加了。
因为在过去,虽然集体什么都会发,但资产也都是集体的,村民们每个月也只是领固定工资,能够自由分配的财产并不多,而现在“手上有钱了”。
而禹作敏的下台,也打破了大邱庄原本“封闭”的体制,权威人物对大邱庄的干扰大大降低,正常的国家权力接管了大邱庄,这里真正成为了一个与中国特色市场经济接轨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年10月,恰逢建国50周年大庆,禹作敏据说是因吞食大量安眠药,客死于其保医院,这位叱咤中国农村改革数十年的老人,就这样匆匆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4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