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养殖技术 >> 养殖技术介绍 >> 正文 >> 正文

探索7种养殖尾水处理模式重庆尾水治理整改

来源:养殖技术 时间:2023/5/10
中医治疗白癜风好吗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5635117.html

5月27日,全市水产养殖尾水治理工作经验交流会在潼南举行。重庆日报记者从会上获悉,年以来我市有序推进养殖尾水治理工作,因地制宜探索7种治理模式,现已完成万吨养殖尾水整改任务,整改完成率达98.2%。

长期以来,传统水产养殖管理较为粗放,养殖尾水的超标排放成为部分河流、湖泊氮磷富营养化的成因之一。同时,池塘防病害药剂的使用也不利于水产养殖业的绿色发展。因此从年起,我市积极开展水产养殖尾水治理工作。

“先后开展了水产养殖户普查和池塘养殖尾水排放量抽样调查,摸清了万吨养殖尾水直排养殖场基础数据,涉及养殖场户、面积9万亩。”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将尾水直排整改任务分解落实到38个区县、家养殖场(户),建立整改台账,整合各项资金上亿元,在10个区县建设市级示范点20个,布设个市级监测点跟踪检测水质达标情况,并选取13个重点区县实施尾水治理整县推进。

具体到整改技术措施方面,编制了《养殖尾水治理技术指南》,集成推广池塘鱼菜共生综合种养模式、池塘底排污生态化改造模式、多级人工湿地模式、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生态沟渠净水模式、多级沉淀池和其他资源化利用方式7种治理模式,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开展治理工作。

“模式虽然有所不同,但总体思路就是将尾水沉淀、过滤,再通过种植水生植物或者蔬菜、水稻等作物进行净化。”该负责人说,尾水中主要是氮磷含量高,但对作物来说就是肥料,采取池塘鱼菜共生、池塘鱼稻共生等综合种养模式,不仅能够治理尾水,还能进一步确保粮食安全,我市探索的鱼菜共生综合种养模式已连续多年被作为典型案例在全国推广。

市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我市还将开展集中连片规模养殖池塘的标准化改造和水产养殖尾水治理,在年底前完成万吨养殖尾水直排整改,为下一步创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等全国典型样板打下基础。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4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