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点点7月27日讯(全媒体新闻中心记者黄青松)
今天(7月27日)上午,嘉兴市农渔技术推广站专家来到位于南湖区凤桥镇庄史村的金水水产生态农场,查看受灾情况,指导养殖户开展生产自救。
这个基地共有沼虾养殖面积亩,其中亩采用大棚养殖,这样可以适当推迟沼虾成熟期,避开上市高峰,卖个好价钱。而台风的到来,不仅损毁了大棚农膜等设施,也使得这批沼虾错时上市成为泡影。
农场负责人张卫祥告诉记者,大棚沼虾不久前才投放苗种,原本计划到10月底上市,这样价格能高一点,每斤可多赚5-8元。现在由于受台风影响,这批沼虾到10月初就要清塘出售了,这个时候也是沼虾上市高峰期,价格卖不高,所以这次损失还是比较大的。
据了解,嘉兴全市水产养殖面积15万亩,主要养殖青鱼、鲈鱼、罗氏沼虾、南美白对虾、甲鱼等品种。台风“烟花”对水产养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总体不大,但造成的喂食不正常、水质变差等间接影响还是不小。
对此,嘉兴市农渔技术推广站副站长、正高级工程师徐卫国提醒养殖户,要加强投饵管理,少量多餐,争取让水产养殖品种恢复正常的营养供给;同时,要加强水质管控,注意病害的防控。
水产养殖技术管理措施
一、适当延长增氧时间
台风暴雨期间,水温、pH值、盐度会有较大幅度变化,极易导致池底溶解氧不足,从而使池底有机质无法正常进行氧化分解,产生更多的氨氮与亚硝酸盐等有毒物质,对养殖品种产生伤害,导致病害的发生,因此要适当延长增氧时间,必要时,晚上投放一些增氧剂。
二、切实加强病害防控
暴雨过后,要通过换水、泼洒生石灰等措施将pH、盐度逐步调节到正常范围。进排水后,对养殖池水、进排水沟进行全面的消毒处理。要坚持早晚巡塘,对受灾死亡的养殖水产品要及时捞出并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治疾病传染。加强病害监测,及时处置突发疫情。投喂新鲜饲料,适量添加抗应激物质以增强鱼体的抵抗能力。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池塘应补充微生物制剂。
三、及时修补养殖设施
台风过后,要对养殖配套设施进行安全检查,排除安全隐患。池塘因大雨被淹没或塘堤坍塌的,应尽快修复加固;滩涂养殖要及时补漏堵缺;海水网箱若因风受损,要尽快修复并加固;筏架养殖要及时检查和修补架、杆、绳等设施,防止二次受损;大棚养殖要及时修固钢架、大棚,修补薄膜。对严重受损或短期内无法修复的设施,应及时转移或收获销售养殖产品,减少损失。
四、尽快恢复养殖生产
待风雨过境、水质稳定后,及时补放苗种。如果补放苗种有困难,则可适当降低养殖密度。对于存塘量少的池塘,清塘整理后,可选择当年生长快、见效快的品种,调整养殖计划。
编辑丨杨彦
责编丨朱宇虹
审核丨施熠锋
嘉广集团全媒体新闻中心
声明:本文转载自,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权,请联系更正、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5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