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养殖技术 >> 养殖技术介绍 >> 正文 >> 正文

泉州公路智慧管养三板斧

来源:养殖技术 时间:2023/6/28

本文转自:人民网

9月5日13时,日头正猛,泉州公路市郊公路站站长陈德清、叶春风师徒对着一台割草机敲敲打打。陈德清安装好器械配件,打开电源试用。随着机器温度逐渐升高,他们额头的汗珠也一颗颗冒出来,顺着脸颊流到橘红色养路服上。

这几天泉州天气炎热,公路站小机械班房没有空调,机器烘着,室内温度超过50度。放弃午休时间,高温房里“蒸桑拿”,师徒俩这是何苦?

积攒“内力”学习型养护工先行

市郊公路站班房内,陈德清腼腆解释道:“这是之前我和几个老同事一起发明的自行式割草机,靠着这个机器,原来一天的工作量,如今只需一个小时就能完成,而且还不费力。我觉得它还有改进空间,所以带着小叶改良试试。”陈德清口中的这款发明,曾获得福建省百万职工“五小”创新大赛二等奖,小小的机器只要一路走过,高矮不平的杂草能立即变得如地毯般平整。

站长陈德清在展示割草机苏泽洪摄

站长陈德清在展示割草机苏泽洪摄

对于陈德清而言,这款获奖的自行式割草机,只是他50多件发明工具的其中之一。与此同时,养护工郑阳生、杜清洁,利用废旧的小型装载车,发明自动式路肩割草机,使得割草坐着也能完成,获得福建省百万职工“五小”创新大赛一等奖;南安分中心创新研发“穿山甲”路产巡查APP,路产巡查时只要动动手指就能迅速完成定位,准确收集、及时共享了路产相关信息,其应用推进了公路路政管理智能化,同样获评“五小”创新大赛一等奖……

据统计,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泉州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的科研成果一直占据福建省公路系统的“半壁江山”。仅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共有32个科技项目获得立项,其中11个项目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国家专利。

这些出自一线养路工、路政员之手的发明、创造大大减轻养护作业的工作量,提高了管养智能化水平。在一项项小小的发明创造背后,反映的是泉州公路养护事业逐步向专业化、智能化发展的大方向。

在泉州公路人心里,始终有个清醒的认识:公路养护有三要素,人、技术设备、管理手段缺一不可。最初,老一辈公路养护人凭借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利用扫把、铁锹等简陋工具从事养护作业。与传统养护不同,泉州公路建设飞速发展,养护行业正经历着日新月异的变革。这场变革,呼唤公路的“智慧管养”,而这,无疑需要学习型、智慧型的现代养护工,要求广大公路人不断学习,不断提升创造创新能力,才能引领“智慧管养”新常态。

正是源于这样的初衷,近年来,泉州公路积极搭建创新平台,鼓励和支持职工参加“五小”创新大赛;开辟“养路工书屋”,营造一线学习氛围;通过名师带徒,以老带新携手钻研科研项目;养路工职业技能培训如火如荼开展……

“动作”频频,一支学习型、创新型、智慧型养路工队伍渐成雏形,在激发职工创新活力的同时生成了多项科技成果,公路“智慧管养”的新局面悄然在全市铺开。

巧借“外力”“智慧管养”设备加持

多年来,伴随科技创新和信息技术发展,泉州公路寻机发挥,探索多种智能技术,设备系统不断加持,助推公路管养“智慧”升级。

年,道路综合检测车正式进驻泉州。在不需要封闭公路的情况下,可以同时完成道路路面病害、构造深度、平整度、道路设施立体图像等数据的采集;技术人员在车内通过计算机后台掌握各类数据,完全代替以往传统繁琐、粗糙的人工作业,实现高效化检测,检测数据准确全面。公路的“把脉问诊”到“开药治病”终于有了直观详尽的数据支撑。不仅如此,基于数据采集建立的基础数据库,使病害处治更全面、公路养护更精细,向科学化养护、预防性养护大步迈进。

道路综合检测车张卉摄

在这条传统养护到“智慧管养”转型的道路上,基于数据、新兴工艺、智能设备的专业管养是泉州公路人孜孜以求的目标,其前进的脚步从未停止:运用路面动态质量监控系统,可在路面施工过程中实时连续可视化引导与管理,结合大数据分析,全面反映施工过程每一环节;为大桥安装桥梁健康监测系统,24小时不间断对桥梁裂缝、拱圈应变情况进行采集、上传、数据初步分析,实现缺陷段的定量化精细检查及精细化养护;《南方多雨地区高透水结构沥青路面技术研究与应用》通过福建省交通运输厅的验收,该成果研发了自动计时、精确测量透水沥青路面渗水系数的试验装置等,已成功应用于泉州地区的公路工程,效果良好;道路综合养护车(公路医生)、无人机、自行式灌缝一体机等一系列养路“神器”的使用,解决了人工作业效率和安全性低等问题,推动公路养护事业向智能化发展。

路面动态质量监控系统张卉摄

无人机泉州市公路发展中心永春分中心供图

于是,依托科技赋能,泉州公路巧借“外力”,不断将新设备、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运用到公路养护当中,设备的创新升级持续助力公路提级改造,从而撑起道路交通的“安全伞”,打造出行“安心路”,保障公众出行安全,让群众切切实实看到改变见到成效。

“指尖养护”构建“智慧+”管理模式

伴随人和技术设备持续发展,泉州公路通过“内力”“外力”相结合,将“智慧管养”融入到工作机制当中,构建“智慧+”管理模式,全面开启“指尖养护”新时代。

“是的,就在月亮湾这边,倒了一颗大树,本来两个车道,现在只有一个车道能通行,风很大,很不安全”“感谢您的来电,我们会立刻处理”。早上7点10分,接到货车司机黄师傅来电,惠安公路分中心路网中心值守人员立刻通知负责管养该路段的惠东公路站站长林银川,并在泉路通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5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