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省水产技术推广机构负责人培训会暨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四大行动”现场观摩会在遵义市播州区召开,会议旨在交流推广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四大行动”好经验、好做法,提升水产技术推广机构负责同志业务水平,推动生态渔业高质量发展。会议由省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许劲松主持,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刘有明出席会议并作讲话,各市(州)、县(市、区)水产技术推广机构负责人共计余人参加会议。培训会邀请了农业农村部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胡红浪、渔业渔政局养殖处处长陈家勇及有关专家授课。会前,与会人员实地观摩了龙坪镇兴隆村红笑康柜式易位智慧渔业示范基地,从技术理念、循环养殖、尾水处理及市场销售等情况进行了全面地了解。通过培训与实地观摩,与会人员纷纷表示收获颇多。近年来,遵义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始终坚持创新驱动,推动生态渔业绿色发展。一是创新渔业技术。遵义市因地制宜创新引进、探索创建了一系列设施化生态渔业技术模式,建成标准集装箱养殖40口,柜式异位循环集装箱20口,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槽33个,高位池20万平方米,陆基圆筒式养殖57个,工厂化循环水养殖面积5.88万平方米,设施渔业养殖总面积突破20万平方米。二是创新渔业品牌。遵义市围绕优质优价打造有机鱼金字招牌,赤水市月亮湖生态渔业公司月亮湖有机鱼、凤冈县龙滩口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龙滩口有机鱼和凤冈县洪升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水鸭子有机鱼获得有机认证,有机引领促进生态渔业再上新台阶。乌江鱼品牌建设得以巩固,黔渔、稻鱼香、黔北蟹田大米、娃娃鱼面等鱼米品牌应运而生,产业融合度持续提升。三是创新利益联结。遵义市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在生态渔业产业发展过程中“火车头”作用,全市大力培育引进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市级以上渔业龙头企业达14家,新增省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2家。全市积极推广“企业+合作社+农户”“企业+农户”“合作社+农户”等发展模式,抓好渔业产业扶贫带动,推动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有机衔接。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刘悦编辑刘蓝婴编审赵勇军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8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