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获年彭水‘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非常开心,这是对我工作的肯定,也是一种激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水产工程师、农广校负责人高素荣这样说道。
6月7日,记者见到高素荣时,她和同事正在黄家镇光辉村,现场查看村民王洪林的小龙虾大棚设施养殖试验示范基地,进行技术指导。
高素荣(右)在为村民指导小龙虾养殖技术。融媒体记者杨春燕摄影
现场查看基地情况
开展田间技术指导
“小龙虾养殖环节中,饵料投喂是重要环节之一,投喂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小龙虾的产量和健康。为了节省投喂时间,你们在投喂小龙虾的时候,要将饲料呈扇型撒开,这样投喂的面积更广。”“你们建设基地、投放小龙虾、喂养小龙虾都要习惯用照片记录下来,方便在以后的养殖过程中作对比观察,提高自己的养殖技术。”在小龙虾大棚设施养殖试验示范基地,高素荣细心地和村民交流,并现场查看小龙虾的长势,讲解投喂饵料的方式。记者了解到,高素荣负责县农技推广中心综合科与农广校日常事务、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任务,参与农业技术指导、推广工作。平日里,高素荣作为一名农技推广人员,经常深入田间地头,随身带个笔记本,与老百姓谈农业发展,从中了解他们的困惑,为村民指导技术,帮助养殖户解决技术难题。“从今年的二月份开始,我们开始进行小龙虾大棚设施养殖。高老师他们经常下乡来现场指导,在建设、投喂、饲养等方面,给了我们很多的帮助,让我们在养殖上少走了很多的弯路。”王洪林说。高素荣介绍:“在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过程中,我们时常到示范基地进行项目的建设指导。很多业主在建设过程中没有记录的习惯,我们要及时的提醒,用照片、生产记录进行农事记录,形成比较规范的一套试验示范技术记载。”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试验示范新品种新技术
“这个小龙虾大棚设施养殖试验示范基地,目前彭水还没有这种养殖技术,彭水有的都是露天的养殖技术,这种养殖方式一年基本上只有夏季能产出。”高素荣说,小龙虾大棚设施养殖试验示范基地,一年一共要收3季虾,除了夏季以外,秋季和冬季也可以收,比正常的露天养殖要多收两个季节的虾,这样可以提高农户的经济收入。
记者了解到,从年以来,高素荣组织实施农业科技示范基地9个,涉及到红薯、中药材、蔬菜、水产、柑橘等产业,通过农业科技示范基地,试验示范新品种、新技术,主推品种、主推技术,发挥试验示范展示的作用。
“我们在整个示范基地的建设过程中,要对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进行技术指导。平时我自己能够当场解决的会现场指导,不懂的地方会联系业务科室,一起到现场进行技术指导,以便我们的新品种、新技术能够更好地试验、示范。”高素荣说。
高素荣从事农技推广工作10余年间,牢记“推广农业技术,服务农业发展”的使命,力争成为一名优秀的农技推广人员。
开展基层农技人员培训
为村民提供更好服务当天,在黄家镇光辉村,小龙虾养殖技术培训会正在进行着。高素荣正在给村民开展小龙虾技术培训,她从大棚饲养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预防等方面进行了讲解。
除了做好综合科和农广校日常事务外,高素荣还组织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任务项目,积极参加农业技术指导、培训等工作。
对水产专业知识的巩固、强化和更新,让高素荣能够不断地把知识传授给村民,让村民能较快、熟练地掌握科学种植技术,提高单产,增加农副产品附加值。
“除了给村民培训,平时我们还开展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主要的目的就是让全县基层农技人员专业技能提升,开阔他们的思维,开拓他们的视野,让他们能更好地为当地的老百姓服务,提高他们的服务效能。”高素荣说。
截至目前,高素荣为乡村振兴产业技术指导员人开展线上线下技术指导服务,实行“联乡包户”的方式,实现送农用物资、送技术到户,共培育农业科技示范主体余户。实施特聘计划,聘请特聘农技员9人,为我县农业产业发展开展技术指导和解决技术难题。实施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余人,着力提升基层农技人员的综合服务效能。
“我会继续在农技推广岗位上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不断创新、精益求精,为‘三农’服好务,在平凡的岗位上为我县农业产业发展奉献青春与力量。”高素荣说。
除原创内容特别说明外,
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删除。扫码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