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我们村有牛肚子鼓气,鼓得像是都要爆了,怎么办啊?”威宁县板底乡曙光村养殖户徐志明问充满疑虑。
为解答像徐志明一样的养殖户的相关疑问,近日,威宁县板底乡为推进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邀请了国家绒毛用羊产业技术体系毕节试验站专家团队赴曙光村开展牛羊养殖专题技术培训,以科技养殖推动乡村振兴示范建设走深走实。全村牛羊养殖户50余人参加培训。
“牛羊产业是曙光村脱贫攻坚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同时也是当前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全村现存栏多头牛,平均2个人就养了1头牛。”毕节市纪委驻村第一书记在开班仪式上说,“但我们的养殖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越冬饲草料单一、粪污污染影响村容村貌等。今天,我们很荣幸地邀请了市里的专家,来为我们的产业把脉问诊,我们在座的各位老乡都要珍惜机会。”
培训中,专家们结合村情实际和产业需要,主要针对全珠玉米秸秆青贮料加工调制、牛粪养殖蚯蚓、人畜共患病—布鲁氏杆菌病的危害及防控、肉牛营养调控与饲养管理以及肉牛常见疾病防治等问题对症下药,技术讲解简单易学,养殖户互动讨论热烈,课堂氛围融洽,掌声不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实地教学中,专家还与参训人员深入养殖户家,针对出现的饲养问题进行现场诊断,并对如何做好环境卫生消毒、饲草料加工进行面对面交流和技术指导,为群众送上了一份“养殖技术盛宴”。
“我们要把开展技术培训作为助推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按照‘群众点菜+专家掌勺’的方式,通过举办技术培训班,引导养殖户把牛羊产业发展作为致富增收的关键产业,切实增强群众的致富能力、致富信心,真正地实现乡村美、乡村富的全面振兴目标。”曙光村乡村振兴顾问专家宋德荣研究员表示。
培训结束后,专家还为养殖户发放煮针盒、镊子、注射器等常规兽医器械50余套,价值余元。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王星
编辑顾野灵
编审李凯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4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