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首席人物观,作者|小满,编辑|江岳
中学时代,受班主任宁齐堃的影响,陈春花给自己确立了人生定位:做一个好老师,她曾回忆道:
“我的中学老师叫宁齐堃,她多才多艺,书法绘画无所不通,常常带着我们郊游,并且在教室里挂满了画。我们班有80多名学生,即便是三个人坐一个座位,我们都愿意跟着她。老师总是说一句话,‘任何事都要做到最好’,她要求我做最好的学生。”
走出学校后,陈春花频繁游走于高校和企业之间,但“不服输”的劲头贯穿始终,她曾有过两段短暂的企业任职经历,分别担任山东六和集团总裁、新希望联席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即便身居要位,她也喜欢别人叫她“陈老师”,而不是陈总。她曾经表示,从未觉得自己是陈总,即使有人这样称呼她,她也从来没有回应过。
在很多企业家的眼中,陈春花是一名丰厚资历的专家型学者,她的头衔包括: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商学院院长、北京大学王宽诚讲席教授、新华都商学院理事会理事长等等。
多年前,陈春花曾在小鹅通开展直播课程《90分钟掌握激活团队的必备能力》,该课程在开课前定价19.9元,开课后恢复原价69.9元,最终创下5万+付费用户的纪录。
上能知网期刊发文献,下能知识付费揽人心,陈春花的腰肢不可谓不柔软。
一边是被营销号无限神化的“陈军师”,一边是顶着专家学者光环的管理学KOL,在多方角力的漩涡之中,掩藏着一个复杂多面的陈春花。
01军师
陈春花出生于黑龙江齐齐哈尔,祖籍广东湛江。
资料显示,她的大学本科主修工科,毕业于华南工学院无线电技术专业,后在北京师范大学进修哲学专业的硕士课程,最后在新加坡国立大学获得了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陈春花并非“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纯理论型学者,她向来推崇“实测”,用她的话说“教管理学的,一定要贴着企业走。”
进入工商管理行业后,陈春花一边在象牙塔里著书撰文,一边在企业中实践历练,她曾对媒体讲述道:
“年担任康佳的顾问,主要做购并项目;然后是TCL的顾问,做人力资源;接着是科龙的顾问,做企业文化;后来是美的的顾问,战略和组织一起做。那10年,几乎把珠三角最重要的企业跑了个遍。”
珠三角地区临近香港澳门,外来资本十分活跃,也是我国最早开放、市场活动最旺盛的地区之一。
在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开始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也开启了中国管理学提速发展的新阶段。
紧接着,MBA教育的兴起、大量的外资引入、合资独资企业开始大量落户中国,这使得管理教育需求增长强劲,“大经济、小管理”的局面也随之被打破。
比如,华为从年的50名员工增长到年名员工的过程中,其中遇到了明显的管理问题,员工人数直接增长了倍,也直接冲散了初创团队建立的文化和理念。
年,任正非带领团队拜访一批美国顶尖科技公司时,他发现华为的理念已经远远落后于这些公司,于是他决定聘请IBM咨询团队,直接帮助华为进行几个主要的战略变革。
作为从海归留学归国的管理学学者,属于陈春花的0世纪90年代,也正是借着众多本土企业的腾飞而迎来重要机遇,在网络流传的一些热门文章中,有着这样的记述:
年,陈春花接到广东经委的邀请,给广东大型企业分析一下发展战略,当时广东经委把当地所有大型企业的掌舵人,召集到一起听陈春花讲课。
康佳电视总经理陈伟荣在台下听得拍案叫绝,研讨会一结束,他就立刻找到了陈春花,希望她给康佳指指路。
陈春花欣然前往,她经过简单的调查后发现,康佳兼并牡丹江电视机厂后,没能把原本两个不同的组织架构融合到一起,虽然表面上实力更强了,但内部努力的方向不同,实际发挥就大打折扣。
怎么解决?只能靠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
陈春花向陈伟荣介绍了当时在深圳特区已经验证过的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和文化观念,在她的指导下,康佳整个公司的工作效率和凝聚力都大幅度提升,很快就超越长虹,跃居全国彩电销量第一。
在这些经过加工的营销文章中,陈春花俨然成为了一名妙手回春、力挽狂澜的超级智囊,虽文章有过分夸大之嫌,但圈子里争相邀请陈春花出谋划策,甚至提供高管职位的企业不在少数。
年,六和集团创始人张唐芝来到新加坡国立大学学习,在商学院的一堂课上,时年36岁的陈春花与张唐芝就此相识。
随后,张唐芝邀请陈春花去青岛了解六和集团的业务时,陈春花欣然接受,在深入考察企业的过程中,陈春花对六和集团发展理念的认同感也逐渐增强。
年,还在华南理工大学任教的陈春花,宣布出任六和集团总裁,这在业内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陈春花和东方希望董事长刘永行
山东六和集团前身是鼎立科技饲料经营部,年由张唐之创建,公司主要经营饲料生产、食品加工、畜禽养殖、良种繁育等业务。
然而,第一次进入企业管理层的陈春花,就交上了一份很不错的业绩增长答卷。
从年3月至年1月的任期内,她不仅顶住了“非典”带来的扰动压力,还让集团的年销售额从8亿元增长到74亿元,增长高达%。
陈春花在担任总裁时,依然不忘强调自己的老师身份:“在六和集团,我一直定位自己是一个研究学者,而不是经理人或者企业家。”
有人曾如此描述陈春花的“总裁生活”:
“陈春花是一个相当悠闲的总裁,并不像我们通常想像的一个管理着1.3万人的公司总裁。她的办公桌非常整洁,桌上一份文件也没有,一整天也就三四个人来找她签字,而她都是几分钟之内讨论签字办妥。她每天下班后可以安心回去做研究,每天晚上完全用来写书。”
年,自觉身体日渐乏力的张唐之,深知无法和对手新希望长期竞争,于是萌生了与新希望合并的念头。经过几次股权转让后,新希望共持有六和集团45.1%股权,成为六和第一大股东,刘永好成为六和集团新任董事长。
根据双方事前协议,新希望不插手六合内部经营事务,只派了一个财务总监进驻六和,陈春花也在此时卸任,从总裁的职位转为企业战略顾问。
此后几年,陈春花继续将重心放在学校任教和学术研究上,一边著书撰文,一边调研企业。
年5月,刘永好的女儿刘畅正式接任新希望董事长,陈春花此时也重新“出山”,担任新希望联席董事长和CEO,辅佐刘畅顺利度过交接期。
刘畅和陈春花
刘畅曾表示,除了日常公司事务,陈春花会给她定期开出一份长长的书单,并且严格检查她的读书笔记,就像真正的老师那样,陈春花也会定期给公司全员推荐各种管理学书籍,如《卓越成效的管理者》《从0到1》《场景革命》和《无边界组织》等。
三年后,陈春花正式从新希望六和离职。
陈春花任职的三年,新希望六和的利润连续3年持续增长,增幅分别为9.06%,1.83%,7.51%,但是营收业绩却遭遇下滑,营业收入增幅分别是-5.5%,0.89%,-8.04%。
其中,农牧业务盈利大增%,屠宰加工业务取得了84.73%的毛利增幅,新希望六和从一个追求规模的企业变成了追求附加值的企业。
陈春花这样总结自己的成绩单:
“在经历了一个完整的三年调整,我们实现了当初设定的追求——赢得一个触底反弹的机会,焕发一个大型农牧企业的全新生机。”
陈春花所说的“全新生机”,其实指的就是让一个传统的饲料农牧企业,转变成拥抱互联网+的产业服务平台。
在新希望工作的三年,陈春花依然不忘著书撰文,她也是外界媒体持续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4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