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事件经过
近日很多地区连日降雨,涨水鱼落水虾,正是钓鱼人的好时节,盘点好装备,分析好鱼情,一些雨后比较好钓的地方,肯定是必去的。
来自郑州的一位钓友抓住时机,在雨后的头一天就拿上渔具,火速赶到当地的一处水库,收费30元,这个价格在小编这里基本上算是友情价,当然价格也决定鱼获。
喜欢钓鱼的人肯定知道我的意思,现在渔业资源有限,加上各地的禁渔力度加大,能有一处开放性的收费水域已经很不错了。当然30块钱,那是相当的考验钓鱼技术和运气,掐指一算空军白板的几率在七八成左右。
不过王先生(化名)可能在出门的时候真的看黄历了,这次运气还真不错,一下子就把水库老板给盘了,钓到一条18斤重的巨型“黄辣丁”!
当然事情的经过也是比较戏剧化,因为来此作钓的钓友们一般都是以台钓法为主,作钓距离比较近,对于钓鲫鱼白条等小个体的鱼来说,还是比较高效的。水库老板也是善于做生意,在鱼竿长度和数量上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所以王先生也没多想,一边刷白条,一边打根海竿试试运气。
钓到晚上五点左右的时候,白条已经钓到吐的王先生,忽然铃铛声忽忽大作,可能钓累了没反应过来,幸好同行的钓友大喊:铃铛响了!王先生这才反应过来,一个箭步冲上前去,抄起海竿就是一个猛拉,想着把鱼挂牢一点。
据王先生介绍,当时心想应该是一条鲤鱼或者鲶鱼,没想到鱼线那头传来的力道十分强烈,有点意外也有点不知所措,因为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体验到这种感受了,生怕脱钩,就以稳为主。带轮子的海竿溜鱼就是爽,鱼要线的时候就松一点,鱼没劲时候就抓紧收线,溜了足足半小时,才将巨物溜翻。
2,各方面的反应同行钓友在王先生溜鱼的时候,早就把抄网杆装好了,当大家把鱼抬上来一看,都傻眼了,鱼虽然很大,估计有个一米左右,十七八斤这样子。但两人却认不出到底是什么鱼,叫来周边的钓友也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但不管怎样,王先生是非常高兴的,你想30元的水库钓到一条18斤重的鱼,一块钱3斤也回本了,再说还钓了那么多鲫鱼和白条呢!另外值得高兴的是,解锁了新鱼种,这是最值得钓鱼人自豪的地方。
当水库老板得知这个消息后,也笑嘻嘻地赶来看热闹,作为水库老板,对于这种事情要理性辩证地看待,表面上自己的大鱼被人钓去了,只收费30元是比较吃亏,最近流行盘水库老板,没想到今天就落到自己的头上了。
但也要看到好的一面,这种事情肯定会被每一位钓鱼人四处宣传,以后就等着多收钱就行而精明的老板也是这么做的。
来到现场后先夸王先生一番,说他厉害,水库底子都给干上来了,技术高!说自己今天心服口服被你给盘了,希望以后多来,也希望王先生拍个照,录个视频,发个朋友圈什么的,展示一下战果,其实是想让他帮自己免费宣传一下!
周边的钓友看到这么大的鱼,没当面流口水就已经很矜持了,从他们的眼中分明看出了十二分羡慕的神情,都在议论着明天要早早来占位子,还要多带几把海竿。也不知道明天老板会不会加价收费,或者限制海竿的使用。
3,怪鱼什么来头?就在王先生准备拍照的时候,就特地问老板这是什么鱼?怎么看着像黄辣丁,但黄辣丁根本长不了这么大,难道是变种的“巨型黄辣丁”?
水库老板看着王先生疑惑的眼神,就知道他会这么问,仿佛已经准备好给王先生科普一样。原来王先生钓上来的这个怪鱼学名叫做斑点叉尾鮰,通常被叫做叉尾鮰。是自己接手这个水库的时候,从外地运回来的鱼苗,这么一算放养有不少年头了,所以才说它是水库底子!
原来这种“巨型黄辣丁”也是一个舶来品,它原产于北美洲大陆,是鮰科鱼类,广泛分布在加拿大南部到墨西哥北部。目前是美国主要淡水养殖品种之一,在美国有人钓获长达1.27米,重达20公斤以上的个体。
要说叉尾鮰像黄辣丁,其实也不是没道理的,因为它的头部也比较宽肥,后部细长,总共有4对触须,长短各异,以口角须最长,鼻须最短,眼睛也非常小,体表光滑,背部和体侧都长有刺鳍,简直就是放大版的黄辣丁。
叉尾蛔为温水性鱼类,栖息于河流、水库、溪流、沼泽等水域底层。主要以底栖动物、小鱼虾、水生昆虫、有机碎屑等为食。
由于叉尾蛔对生态环境适应性较强,能在0-38℃的温度范围内生长,所以我国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于年与云斑鮰(一种和黄辣丁个体形态极为相近的鱼)同时引进,经过几年的研究及推广养殖,现在已经适合中国大部份地区养殖。
在池塘精养条件下,第五年体长可达57-63cm,而这条叉尾蛔长达一米,长了多少年可想而知,而王先生的运气也是爆棚!
由于鱼太大,同行钓友带的活鱼桶都装不下,只能将就放在鱼护里,再塞进车子里带回家,虽然老婆看到车子被弄脏,可能会有意见,但有了这条鱼,算是“将功补过”吧!
4,怎么吃是个问题!虽然叉尾蛔不常见,但小编也查了一下资料,原来我们引进这样的鱼也是有道理的,因为叉尾蛔含肉率高达75.71%,粗蛋白占19.42%,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占总量的42.26%,富含铁,锌等元素,铅和砷等有害物质含量很低,最重要的是脂肪只占1.01%。
看到这里是不是明白了什么?没错,这是一种对人体非常健康的鱼肉,尤其是天天叫嚷着减肥的女士吃货,简直就是量身定做的,感觉怎么吃都长不胖!
但吃到肚子里是结果,怎么做鱼却是过程,没有愉快的过程,就没有满意的结果,由于缺乏经验,这条“外国怪鱼”适合咱们中国式的烹饪技术吗?
当然一顿是吃不完的,从做黄辣丁的角度来看,红烧是最适合不过的,但这条鱼太大了,一锅肯定装不下,再说鱼肉太厚,得切开烧,对厨艺是一个重大考验!
如果不想费那个事,水煮鱼不知道效果如何,小编也没吃过这种鱼,没有充分的发言权,各位朋友可以在线指导一下,怎样才能吃出中西结合的感觉!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5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