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露天池建好了,咱们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培养稚鳖了,为了保证鳖的健康,咱在第一年大棚的养殖中一定要控制好密度,刚开始放养稚鳖的密度就是每平方米15只物这是咱们传统的养殖方法,但是要增加密度的话,比如为了降低拱棚的成本了,可以用挂网的方式,就是挂上窗纱,就是那种网兜似的,如果采取这样的方法,每平方可以增加到20到30只左右。此外为了保证稚鳖很快适应室外的生活,咱们大家在日常的管理中应把棚内温度控制在30度左右,还应在饲料中加上一些新鲜鱼虾的肉泥,这样经过一年左右稚鳖涨到g到g时,咱就可以正式把他们放到露天养殖。不过在放养之前,一定要把水质调节好了,不然小家伙们不适宜新环境或者新环境水质差,这样的话对稚鳖的肉质会有极大的影响。最好是使用自然的水源,这可是提高甲鱼品质的关键。水源最好采用采用的优质自然水,这是跟生井水还有自来水养殖最大的区别,自然水呢,它里边有好多微生物,小鱼小虾也很多。自然水虽然有利于甲鱼的生长,但在放养前咱还应根据甲鱼的习性测测水质。因为甲鱼喜好偏碱性的水质,如果自然水达不到,就应用浓度较低的生石灰水调节,以便把水的酸碱度控制在7.5到8.0左右。此外,为了保证水中的含氧量,还要定期换水,最好采用微循环系统,使水一直处于缓慢流通的状态,这不但不会惊扰甲鱼的生活,还维持了水中原有的生态平衡。好了,现在甲鱼的新家建好了,甲鱼分池的时间也就自然而然的到了。时间一般在五一左右,五一以后,5月10号左右分池,因为这个时候呢,露天的温度跟池塘温度,也就是就是大棚温度基本相差很少了。如果温度相差太大了,甲鱼应急反应比较厉害,伤亡率就会上升,为什么呢,因为甲鱼产生应急反应后,会出现不吃食的现象,不吃东西,自然就会死亡,因此,这一点一定要注意。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6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