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在享受现有美食的同时,也在不停地寻找美食。曾经有一段时间,食用野味成为了一种风气与潮流。而正是这股不正之风,不仅对人类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也让大多数野生动物在滥捕滥杀之下,成为了濒危生物。
而石蛙正是这股不正风气之下的受害者。
曾几何时,大街小巷之间,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了许许多多的蛙肉店,所用的材料名为牛蛙。
后来,当保护野生动物的口号在人群之中传唱,人们将牛蛙误以为是应该被保护的一员,出现了大量放生的现象。
却殊不知,牛蛙是入侵物种,而石蛙才是真正应该被保护的野生动物。
俗话说堵不如疏,即便国家已经对捕杀野生保护动物的行为明令禁止,但是也依旧有着无数偷猎者为了利益而铤而走险,一昧地阻止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于是,在国家的准许之下,一个又一个人工养殖场开办了起来。
而石蛙的养殖也随着这股热潮提上了日程。
为什么叫做石蛙?
石蛙的学名叫做棘胸蛙,因为在石蛙的腹部和四肢上都长有小刺,这些刺都极具攻击力,是石蛙们的保命根本。
当有蛇闯入石蛙洞穴,石蛙群就会一拥而上,将闯入的蛇紧紧抱住,而那些刺就会深深扎入蛇肉,夺取其生命。
除了学名之外,石蛙还有着诸如石蛤、石冻、石乱、石鸡、石虾蟆等别名,从这些名字可以看出,石蛙与“石”似乎有着脱不开的关系。
究竟是怎样的关系呢?
这就要说到石蛙的生存环境了。石蛙生活在山溪之间的石缝和石洞之中(海拔为-米),到了晚上,它们又会从石隙之中出来,蹲在岩石之上活动或者是觅食。
因此,人们发现这种蛙无时无刻不与石块待在一处,便将二者联系起来,将它命名为石蛙。
石蛙的食用历史
很多人对于石蛙并不是十分了解,觉得它是在近些年才逐渐时兴起来的美食。
其实我国食用石蛙的历史十分悠久,根据历史典籍记载,石蛙曾被古人誉为是“药用化疮,食之长寿”的山间珍宝。
因为其珍贵与美味,它也是皇家宫宴的珍馐佳肴,在那个资源贫瘠的年代,要是在贵族家中的设宴上出现了石蛙的身影,便在无形之中彰显了身份和阔气。
在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中。记载了石蛙能够:“石蛙主治小儿痨瘦,疳疾、病后虚弱,产妇尤佳。”等功效作用,而到了《中国药用动物志》则是记载得更为全面“石蛙有滋阴强壮,清凉解毒,补阴亏,驱痨瘦,化疮毒和兼补病后虚弱诸功效,其蝌蚪能乌发,卵子有明目之功效”。
到了现代,其实有关人们的饮食结构已经发生剧变,而大多数人对于石蛙的热衷却依旧不减。
石蛙不仅味道鲜美,还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其本身肉质的氨基酸含量高达11%,被现代人誉为“蛙中之王”、“蛙肉之最”。
十养九赔
石蛙的售价不算低,人工养殖的石蛙一斤能够卖上百元,而野生石蛙是世界级的保护动物(只在中国和越南北部小部分地区存在石蛙种群),是不允许肆意捕杀和售卖的。
但正是这样价格昂贵的石蛙,却传出了十养九赔的名头,让无数养殖户望而生畏。
这又是因为什么呢?
生长环境严苛
野生状态的石蛙大多都生活在大山深处。
具体有多深呢?举例说明,曾经出过不少想要猎捕石蛙的人,因个人不够谨慎而摔下悬崖等事故的新闻。
在这样的地方,无论是山泉水水质、还是其中所含矿物质元素等环境因素,显然都是十分高质量的,而石蛙,也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才能健康成长。想要凭借人工养殖技术达到这样高质量的要求,显然十分困难。
此外,目前人工养殖而成的石蛙肉质,依然远远不如野生石蛙的肉质,这也是目前石蛙的偷猎行为屡禁不止的原因之一。
体量小、生长缓慢
从孵化到完全变态,再到长成,石蛙需要经历三年的时间,而由于石蛙体型较小,即便是个头偏大的石蛙,最多也就半斤,也就是g,而大多数石蛙的体重,其实只在g左右。
病害
在自然环境中,野生石蛙很少会出现病害的现象,而人工养殖下,因为环境不比野生的环境导致石蛙群经常会出现病害,而且,一旦有一只石蛙染病,通常就会出现大量石蛙交叉感染,极为容易出现翻塘的现象。
养殖成本和养殖管理
从山区选址建厂、到对于水质的清洁消毒、饲料的培育,以及不同阶段的分开饲养等日常管理,再到病害的防治、隔离治疗、水温的控制等各种养殖技巧,每一项都有着超高的质量要求。
石蛙对于自己的生活环境无比讲究,而这些高要求就意味着复杂的人工管理工序和高成本,再加上原本的先期投入,养殖石蛙在面对着高利润的同时,也面临着高风险。
技术还不够成熟
石蛙养殖大热的时间是从年左右开始的,到现在也不过短短几年,而在这几年中,大多数人仍然处于闭门造车的阶段。
很多人都十分珍视自己的成功养殖经验,少有人愿意悉心与他人分享。
养殖技术的不成熟和消息的闭塞,才是石蛙的养殖出现十养九赔现象的根本原因。
最后,再提醒一句,野生石蛙不仅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同时也是被世界列为易危的保护对象,大家对于食用野生石蛙的现象一定要秉持抵制的态度,人工养殖虽然在技术上有所欠缺,但经过不断地改良,现在困扰大家的问题,未来一定会得以解决。
如今每一个养殖石蛙的养殖户,都是这个市场的开拓者。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1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