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养殖技术 >> 养殖技术发展 >> 正文 >> 正文

案例剖析现代渔业产业园区规划设计实践

来源:养殖技术 时间:2022/8/17

基本背景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渔业生产国,渔业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我国许多地区基层乡村的重要支撑和富民产业。我国渔业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高速发展期和近年来的调整整顿,当前正处从传统粗放、低效向现代、高效的跨越阶段,处于实现绿色、高效、健康养殖业的关键时期。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质量兴农战略的决策部署,加快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年1月,农业农村部等联合印发了《国家质量兴农战略规划(—年)》,确定了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方向与要求。

年2月,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等10部门日前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既是落实新发展理念、保护水域生态环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建设美丽中国的重大举措,也是打赢精准脱贫、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举措和优化渔业产业布局、促进渔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年4月,农业农村部渔业局印发了《全国池塘养殖尾水治理专项建设规划》规划在未来10到15年内完成全国四千多万亩水产养殖池塘改造,实现养殖尾水全面达标排放;近期江苏、广东等渔业大省现有出台相应规划,将以更大力度、更高标准对本地区水产养殖区进行转型提升。

年5月,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实施渔业发展支持政策推动渔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调整政策方向,加强支持力度,进一步推动推动渔业高质量发展。

二渔业产业园主要类型

渔业可分为捕捞业、水产养殖业(海水、淡水)、水产加工、水产品流通服务、休闲渔业等等。产业园具有能集聚整合多种资源、发挥各种经营主体优势、便于产业链整合、提高公共资源配置效率等优势,近年来各地现代渔业产业园建设数量逐渐增多。常见的渔业产业园区包括现代水产养殖园区、水产品加工园、一二三产融合的综合产业园、水产科研试验示范园等。

1.水产养殖园区

按照生产阶段可分为种业(育种育苗保种)园区、养殖园区(健康养殖示范场等);

按照品种可分为海水养殖园区、淡水养殖园区,进一步细分也会有鱼类、虾蟹类等某一个或多个品种集聚园区;

按照生产模式也会分为工厂化/工业化养殖产业园、生态化养殖园。

2.水产品加工园区

常见渔港码头后方陆域配套的加工园区,包括制冰厂、水产品冷库、水产品初加工厂、渔具网具制作、水产交易、冷链物流等业态;

水产养殖区或水产品集散地区配套的加工区,水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饲料加工等等。

3.三产融合综合产业园

一产(养殖)+三产(休闲垂钓、旅游观光、生产性服务业等);

二产(加工)+三产(商贸服务、工业旅游、特产销售等);

一二三产融合产业园,包括育种、育苗、养殖、加工、旅游、生产服务配套等全产业链的综合产业园。

三典型案例

1.苏州东山大闸蟹养殖基地——基础版产业园规划设计案例

项目位于苏州东太湖设计池塘面积亩,连个地块占地约1万亩,养殖品种是大闸蟹。该项目已建设完成。

基本背景:为实现大闸蟹养殖提质增效,主动应对环太湖高压环保督查,保护渔民利益,促进养殖渔村振兴,实施池塘标准化改造,和养殖尾水处理工程。

园区主要特点:全国首个实施大规模生态化改造的园区,基建由区财政出资,后期由村集体运营管理,养殖大户和合作社承包开展生产经营,产品定位及盈利模式清晰,建设目标和诉求明确,改造比较彻底,但道路、景观等基础建设标准不高。

项目改造完成后,所有池塘实现深度适宜、设施完备、用电可靠、排灌分离、看护房条件完善,生产管理规范可控,基本实现产量倍增;

原来的水上渔村,交通只能靠船,改造后标注化的砂石路通到每个塘口;

改造后养殖用水全部处理后达标排放或回用,全年养殖排水水质显著优于环境水质量。

2.常州金坛数字渔业园区——高标准现代渔业园区

项目位于江苏省常州市,规划总面积多亩,规划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的发展思路,打造国家级渔业科技园区,规划建设精品大闸蟹生产示范核心区、加工物流区、综合管理区等,其中精品大闸蟹生产示范核心区面积约亩,规划建设渔业科研示范基地亩,蟹种培育基地亩,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亩。该项目已建设完成。

常州金坛渔业产业规模大,但现代化程度、品牌建设等方面滞后,渔业急需转型升级,打造规模化、信息化、数字化渔业,提升品牌影响力,另外,本区域靠近滆湖,环保压力较大,亟需探索绿色发展模式,破解发展瓶颈。

园区主要特点:全国首个数字化养殖场。由地方龙头企业、政府出资,当地科研单位技术入股,注册成立新的运营公司(平台公司),公司负责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园区管理和品牌运营等,目前上海海洋大学、通威集团等十多家企业入园承租。

设计水量:

占地面积约亩,其中尾水净化湿地区总面积为99亩,养殖池塘水面总面积为亩。

养殖总水体45万方,采用分片区处理的思路,分为五个独立的处理区,排水时间为30天;水处理区平均水深按1.2米计,总水体8万方,平均水力停留时间约5.3天。

设计水质:

尾水净化湿地工程设计处理出水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2)Ⅲ类标准要求,相应的水质控制指标为:

CODCr≤20mg/LTN≤1.0mg/LTP≤0.05mg/L

本项目为新建项目,建设高标准养殖池及生产设施、数字化生产装备及管理系统、采用绿色高效生产模式,打造智能化、规模化、品牌化大闸蟹生产基地。

3.贵州关岭现代渔业种业园区——山区、丘陵地带水产养殖园区

项目位于贵州关岭县上官镇,规划用地约亩,项目用地西侧为高山及山下公路,东侧河流,南、北侧与村庄相连,地形高差较大,整体上西高东低。

本项目养殖品种选择加州鲈、斑点叉尾鮰、黄颡鱼为主养品种,近期以商品鱼养殖为主,未来逐步打造“育繁推”一体化的国家级鲈鱼良种场。本项目同时考虑开发部分区域未来发展休闲渔业,承办钓鱼赛事、近郊休闲游等,打造综合性园区。项目一期鱼种和成鱼区建成后每批可生产规格鱼种万尾,生产成鱼万斤以上。(以鲈鱼计算,休闲区域产量不计入成鱼生产产能)。

二期育苗设施建成后规划保存鲈鱼可产卵亲鱼1万组,育苗产量约3亿。

生态构建主要思路:

充分利用地形地势、农田山地,将养殖尾水分区、分类处理。重点利用高差采用底排污处理模式,在养殖池塘底部修建排污设施,将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含残饵、粪便等有机颗粒废弃物的废水排出池塘,经三级固液分离池过滤、鱼菜共生湿地净化等处理后,循环利用或达标排放,而固体有机颗粒物作可为周边农作物有机肥。

4.鱼类保种工程保种场——拉萨裂腹鱼类保种基地

项目位于拉萨河流域,主要功能是开展黑斑原鮡等藏区土著鱼类救护与保种;

主要建设隔离检疫池、仿生态池、保种池、扩繁池、繁育车间、繁育实验室、科普展教楼、水处理池等。

生态构建思路:利用大面积生态湿地构建水处理区,确保保种厂排水水质不低于环境水质,在养殖尾水不外排情况下依然能保证正常运转。

四典型工艺模式

生态化养殖园区主要建设内容

核心内容:池塘尾水治理工程。主要包括:生态沟渠、沉淀池、人工湿地、生态塘、过滤坝、底排污系统装置以及养殖水槽、曝气增氧、吸污系统、鱼菜共生综合种养设施设备、精准投饲等环保养殖设施设备等。

配套内容:池塘标准化改造工程。主要包括:池塘开挖、进排水设施、蓄水池整修,池塘竣深、护坡、防渗(北方),场区道路、电增容,育苗车间修缮,水质自动监测物联网系统及设备等。

尾水治理主要模式

目前应用较多的模式包括:复合人工湿地尾水处理模式、“三池两坝”尾水处理模式、养殖池塘底排污模式、池塘工程化循环水模式、海水多营养层级立体生态养殖模式、宁夏”稻渔空间”模式。

各地根据养殖池塘规模和地理环境条件,因地制宜遴选。实际设计中通常采取多种模式和手段组合,要求尽量减少占地、节约运行成本、提高处理效率。

1.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IPRS,俗称跑道鱼)模式

目前全国已建0多个养殖水槽。

该模式将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的技术原理应用于淡水池塘养殖,将主养品种置于流水槽中,槽外的大池塘用于鱼粪收集和水处理,主要设施包括养鱼流水槽、鱼粪残饵集污装置、推水增氧装备、起鱼吊装设备、导流坝等。

适合连片且有一定规模的池塘,面积大于30亩为宜。

2.池塘底排污模式

该模式率先在四川推广示范,将池塘改造成圆角锅底状,“锅底”设排污口与岸上排污井联通并用,简单易行,每2天排污一次,粪污经沉淀后作肥料,上清液返回池塘,可实现污水零排放。

该模式适合于山区丘陵小规模池塘。

3.“三池两坝”净化模式

这种模式在浙江德清大面积推广,对进排水体系进行整体规划,主要设施包括沉淀池+过滤坝+曝气池+过滤坝+生物净化池+净水池+在线监测。

该模式需占用10%左右的土地,是今后小流域和(或)集中连片池塘尾水治理的主力模式。

4.复合人工湿地尾水处理模式(园区治理模式)

该模式采用生态沟渠、稳定塘、表流湿地、潜流湿地等多种类型人工湿地组合来处理水产养殖尾水。该处理系统通常包括生态沟渠、沉淀池、生物接触氧化池、潜流/表流湿地、生态塘等处理单元,通过添加生物填料、固定化微生物装置等措施促进菌类附着生长,利用系统内微生物、植物、动物、土壤的共同作用来处理废水。

该模式具有容积负荷高、耐冲击负荷能力强、运转维护费用低、能有效去除养殖尾水中的有机物和病原体、无需污泥处理等特点,适用于养殖密度较大、污染物负荷较大的龟鳖、乌醴、鲈鱼等多种水产养殖场尾水处理。

5.“流水槽+大田种植”尾水处理模式

该模式可以构建“流水槽+稻渔共作”、“流水槽+鱼菜共生”等形式,是典型的渔农综合循环利用模式。

该模式首见于宁夏贺兰县广银米业“稻渔空间”,集合了流水槽养鱼+尾水稻田处理+稻田养蟹+旅游观光,形成稻渔田园综合体。采用该模式应当以不破坏永久基本农田为前提,沟坑占比要符合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通则标准。

6.海水多营养层级立体生态养殖模式

该模式采用鱼、虾、蟹、贝分级养殖或套养,由贝类、海蜇等滤食性动物发挥净水作用。排水经沉淀、生物净化、消毒后达标排放。净化池中北方地区多用藻类+贝类,华南沿海还可以用红树林湿地净化。

主要设施包括:池塘挖沟、起垄、铺砂、围网、池埂标准化等改造,同时需要开展源水蓄水池、沉淀池、进排水系统、供配电、看护房、生产道路等配套设施改造。

五典型工艺模式

1.连云港赣榆渔业产业园——工厂化水产集聚园区

项目位于连云港赣榆区。工程规划建设标准化循环水养殖车间栋,每栋约0平,满负荷运行日用水量为.54立方米,其中海水.23立方米,淡水.31立方米。室外配套部分生态养殖池塘。

配套源水处理、尾水处理、集中供热、集中供气等设施。其中尾水处理设施日最大处理能力5万吨。养殖车间采用智能化全循环水养殖模式,日均排水约为总水体的5%,最大排水量20%。部分车间内建设鱼菜共生系统,车间内养鱼系统与蔬菜种植系统组成小循环,排出的水在室外处理后可重复使用。

2.海南东方南繁水产种业产业园——现代种业集聚园区

项目位于海南省东方市感城镇、新龙镇,总规划面积.6亩。其中,对虾种苗产业聚集区规划面积亩;高端经济鱼类种业集聚区规划面积.6亩。

园区发展任务包括:重点发展水产苗种产业,实现水产种业产业化、工业化发展;示范发展绿色健康水产养殖业,带动渔民转产就业;构建全球化水产种业研发平台,促进水产种业高水平对外开放;完善质量监管体系,加强生物安保系统建设;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重点建设水产种业基础研发能力提升工程,包括:水产遗传育种研发中心、水产种质资源保存中心、引种隔离及中转基地、水产南繁种业科教中心等项目;育种制种、育苗产能提升工程;新品种、新技术养殖示范工程;综合配套工程,包括综合管理服务中心、海水取水供水和尾水处理工程、智慧物流园、生活配套设施等项目。

3.临港水产加工园——三亚崖州中心渔港加工厂及水产交易市场

项目位于三亚崖州渔港,用地总面积31万平。

主要建设水产品交易大楼、冷藏加工车间、制冰楼、综合物资楼、油库、综合管理楼、消防站等。

4.临港水产加工——吕四渔港综合体工程

项目江苏吕四,用地总面积6公顷(含水域面积)。

主要建设卸鱼棚、冷藏冷冻库、渔业物资楼、水产交易市场、制冰楼、综合管理楼、餐饮商贸区、消防站等。

六渔业产业园发展趋势

1.更加注重顶层设计

产业生态体系:从规划层面着手完善生态环保建设体系,避免触碰生态红线,确保园区合法、安全运营。

加强与城市规划等上位规划的对接。

注重金融合作体系架构。

管理与服务体系架构,包括生产管理体系、园区运营体系等。

2.投资主体多元化趋势明显

3.融合发展是大趋势(三产融合,产城融合)

4.定位精准化和专业化,强调核心竞争力

5.智慧渔业、生态渔业成为标配,即使标准也是亮点

6.平台化趋势明显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14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