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养殖技术 >> 养殖技术发展 >> 正文 >> 正文

大学生毕业回村养蚯蚓200亩沙土地成

来源:养殖技术 时间:2022/11/5
手背有白癜风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zlff/141202/4528162.html

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双庙镇清凉寺村西,有一片亩沙土,过去无人问津,如今,余株桑树苗整齐排列,每垄树苗间的养殖床笔直延伸开来,里面是无数条蚯蚓的生长温床。

地上种桑,地下养殖;桑树为蚯蚓遮阴,蚯蚓为桑树供肥。这种良性循环让土地价值发挥到最大,也让该村的蚯蚓养殖户徐如松鼓了腰包。

年至今,徐如松的蚯蚓养殖基地从30亩扩增到亩,每亩地的养殖年收入从元涨至元。

徐如松年大学毕业回村,瞄准了蚯蚓养殖。“蚯蚓可用来制药、做化妆品、处理污泥等,用途广、收益快。”徐如松说,他到辽宁、河南等地学习养殖技术,两年后承包了多亩杨树林扩大养殖规模。“每亩一次性投入元左右,可以连续收益10多年。”

年初,夏津县在全县范围内推广桑树种植,双庙镇政府免费为徐如松提供了余株树苗,清凉寺村党支部负责协调土地和树苗栽种。当年3月份,亩的养殖和种植一体的基地正式落成。

根据与村委会的协议,蚯蚓养殖基地每年年收入的10%归村集体所有。“日后,村里修公路、建广场、环境卫生,以及贫困户帮扶等方面的资金,就多了一条来源。”村党支部书记徐夫圣说,村里4户贫困户中,有两户依靠养殖基地脱贫,一户负责粪肥运输,年收入超5万元;一户在基地上班,每月收入元以上。

一些农户对蚯蚓养殖感兴趣,徐如松热情地向他们传授技术。几年来,徐如松的蚯蚓养殖基地已带动附近村庄40余人就业。“希望通过自己和村委会的带动,能让更多村民依靠养蚯蚓富起来。”徐如松说。

邓美平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2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