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欣说
博士后到底是个什么后?
高精尖、高科技、高层次人才……
提到博士后,小欣的脑子里能想起来的关键词,全带“高”字。
这些以“高”闻名的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人?
为什么会有博士后?
他们未来会怎么样?
跟小欣来一起看看吧~
时间回到上个世纪80年代,
改革开放刚刚起步,到处都缺人才。
(图片来自互联网)
与此同时,从年起,祖国在改革开放初期派遣出国的留学博士陆续学成回国;国内从年开始恢复实施学位制度以来,已有部分研究生获得博士学位。
如何用好这批人才?
李政道3次向中央领导写信建议,参照发达国家,成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实行博士后制度,让博士们进站成长。
李政道首次向国家领导人介绍“博士后”的概念。
李政道提出在中国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初步设想。年,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李政道先生。
年5月21日上午11时许,在人民大会堂安徽厅,邓小平亲切会见李政道先生。
小平同志问,既然已取得博士学位,博士已经很博了,为什么还要办博士后呢?
李政道说,博士一般只是按照老师选定的博士论文课题进行研究,真正做研究,必须让学生学习和锻炼如何自己找方向、找方法、找结果出来,博士后培养正是这个阶段。
小平同志表示:这是一个新的方法,我赞成,看准了要行动。
年5月,邓小平在北京接见李政道先生。年7月,中国博士后制度破土而出,第一批博士后流动站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建立。
年7月,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管理协调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会议正式宣布了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管理协调委员会组成人选,并决定了其他一些重大事项。从此以后一批又一批的博士进站工作,与之相关的管理体制、相关配套优惠政策不断完善。
年,中国科学院开展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试点,陈和生(左)进站工作。他于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时间回到现在,博士后制度已然走过36年!
从理学、工学,到医学、社会学全部13个学科门类的个一级学科;从中央所属单位、几乎所有重点高校和主要科研院所、企业、园区……
年10月,经批准,上海宝山钢铁(集团)公司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成为全国第一家企业博士后工作站。
哪里需要科研,哪里就有博士后的身影。
截至年,我国累计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25万余人。仅“十三五”期间,我国新设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家,博士后在站期间专利申请数量总数约4.94万项。
让我们来感受一波博士后们的“神仙”操作。
陈和生中科院高能物理所博士后
中国最早的博士后之一,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归国,研制出中国第一台高能加速器。
武汉大学“北斗导航”博士后科研团队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经南的带领下,实现了厘米级的实时定位精度,不断让北斗三号系统提升“视力”。
方亮宁波美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方亮博士带领公司研发团队在国内率先研发出两种新冠病毒快速检测试剂,累计在国内检测.46万例,并销往法国、英国、德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程德威奥克斯集团博士后
攻克“直流变频多联机”的关键技术,开发的新产品累计销售收入超亿元。
李维义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
在四川省医院建立“博士后专家工作室”,累计为名群众进行免费义诊,医院诊疗技术和规范化诊治方法。
安小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后
参与富平县百万只奶山羊快速改良与健康养殖技术示范推广研究,带动农民增收1.26亿元。
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博士后累计主持或参与科研项目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
计划首席科学家、计划项目负责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博士后研究员们绝大多数成长为国家科研领军人物!
比如曾经在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培育出世界首个体细胞克隆猴的刘真,他已经是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研究组组长。
图为刘真。
比如在抗击埃博拉、新冠等病毒中屡建奇功的“人民英雄”陈薇院士,也曾进站做博士后研究!
图为陈薇。
今年新当选的位两院院士中,具有博士后工作经历的就有25人,占比16.8%。
目前,有国内博士后经历的院士人数已经达到人。
成长为“两院”院士的博士后(部分)。
哇!博士后们!前途无量!
小欣不由得问自己,我的才华在哪里?
21世纪什么最宝贵?人才!
人才强国、科技强国。
在今年9月召开的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
新时代,博士后事业正在迎来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这也是博士后们发光发热的大好时机!
优秀的人们呐!光芒是掩藏不住的!
各位神仙们,勇敢地逐梦吧!
资料来源
★《李政道和中国博士后制度》,《科学新闻》年7期庄毅/文。
★人社部专家中心(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3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