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意见的核心思想解读可以总结为:控周期、抓环保、护种源三大点。虽然意见里对于屠宰、生猪贷款、产业链监测预警等问题也有重要部署,但从现阶段来看,控周期、抓环保、护种源才是从源头把握中国猪周期、稳定国内生猪市场的拳头举措,如果落实到位,意见将使往后猪周期将会更加平稳,同时促进产业一体化、现代化,但从短期效应来看,意见中提及举措对现阶段猪价和行业作用并不明显。作为长期工程,意见的举措在短期内或无法体现作用,但从生猪行业的健康发展来看,措施如果能够落实到位,将是能够在未来发挥巨大作用的指导性文件。
意见的核心思想可以总结为:控周期、抓环保、护种源。
控周期
本轮猪周期因为非洲猪瘟的存在而史无前例,年11月份猪价达到了42元/kg的历史最高水平后逐步回落,特别是今年猪价的走势更是出乎意料,生猪均价也从2月份的35元/kg到达6月份最低的近12元/kg,跌幅超过60%。在目前猪周期处于下行阶段,特别是目前全行业处于亏损时(农业农村部口径表示目前行业平均成本为17元/kg),对于尽可能控制猪周期的波幅是重中之重。首先是从能繁母猪的监测做起,意见强调把住能繁母猪这个生猪生产和市场供应的“总开关”,当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能繁母猪存栏量月度同比减少10%或生猪养殖连续严重亏损3个月以上时,各地可按规定统筹相关资金对规模养殖场(户)给予一次性临时救助补贴。人民银行要发挥支农、支小再贷款引导作用,支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扩大对符合条件的生猪养殖场(户)信贷投放,地方可按规定统筹资金给予贴息补助。能繁母猪存栏量在合理区间波动,但种猪生产供应、新生仔猪数量或生猪存栏量出现异常减少等情况时,要及时研究并采取针对性政策措施,防范生产大幅下降。除此之外,意见还强调稳定规模猪场存量。将年出栏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户)纳入全国生猪养殖场系统备案,动态监测其生产经营情况,保持规模养殖场(户)数量总体稳定。不得违法拆除规模养殖场(户),确需拆除的,各地要安排养殖用地支持其异地重建,并给予合理经济补偿。对年出栏1万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挂牌建立国家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各地可结合本地区实际建立相应层级的生猪产能调控基地。
通过能繁母猪和规模场两大触手,责任划分到各地,此外还通过生猪政策性保险、协同推进规模养殖场和中小养殖场(户)发展等辅助措施助力,有效把握生猪长期和中期供应,从根源上减少猪周期的波动,也能有效避免本轮猪周期的暴涨暴跌情况再次出现。
抓环保
随着生猪产能的确定性恢复,以保供给的重心逐步转移为稳定健康的生猪供应体系的打造。而生猪养殖作为重污染的行业,政府也将持续采取措施优化产能。首先是持续优化环境管理服务。加强对畜禽养殖禁养区的动态监测,各地不得超越法律法规规定随意扩大禁养区范围,深入推进生猪规模养殖项目环评“放管服”改革,继续对年出栏0头以下的生猪养殖项目实行备案管理、对年出栏0头及以上和涉及环境敏感区的生猪养殖项目按规定实行审批。
同时加快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以还田利用为重点,支持整县实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推进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推行养殖粪污养分平衡管理制度。鼓励在规模种植基地周边建设与消纳能力相配套的养殖场(户),促进种养良性循环。推动养殖粪污就近就地利用。
护种源
猪肉作为国人最重要的肉类蛋白来源,种猪技术却一直掌握在国外手里,目前在消费市场上,中国本地猪的市场占有率已经由上世纪的90%以上降至目前的2%,建设现代生猪种业、破解生猪种质资源“卡脖子”问题已迫在眉睫。意见表明全面开展猪遗传资源普查,加强国家级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建设,提高优良品种资源保护水平。深入实施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坚持产学研相结合,支持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开展商业化联合育种,持续提高生产性能水平。实施生猪良种补贴项目,加快品种改良进程。
总结
虽然意见里对于屠宰、生猪贷款、产业链监测预警等问题也有重要部署,但从现阶段来看,控周期、抓环保、护种源才是从源头把握中国猪周期、稳定国内生猪市场的拳头举措,总的来说,意见的作用有以下几点:
1.往后猪周期将会更加平稳:猪周期的波动永远是行业的痛点,而此次意见想要表达的最强烈诉求便是有效平抑猪周期的波动。首先是从数据监控方面,以能繁母猪存栏量变化率为核心调控指标,建立异常变化自动触发调控机制,从猪周期的源头进行监控。并将年出栏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户)纳入全国生猪养殖场系统备案,动态监测其生产经营情况,保持规模养殖场(户)数量总体稳定,把握市场供给主体的变动态势。建立生猪产业综合信息平台,定期发布全产业链重要信息数据。使得行业信息更加透明,信息不对称现象将得到有效缓解,此外还加强对于疫病防控的强调,减少疫病对于生猪产能的破坏,保有一定数量的政府猪肉常规储备,保持必要调节能力。从生猪生产到猪肉供给环节把握猪周期动态,猪周期更加平稳可控。
2.产业一体化、现代化趋势加强:随着调运禁令的实施以及非瘟疫情的常态化,产业链一体化趋势越发明显,而在意见中也在强调产业现代化和一体化的重要性,结合生猪生产发展规划,科学设置屠宰产能,调整屠宰加工布局,化解结构性产能过剩,而对于养殖企业而言,产销结合是抵抗周期的有效措施。继续开展生猪屠宰标准化创建,鼓励和支持主产区生猪屠宰加工企业改造屠宰加工、冷链储藏和运输设施,推动主销区城市屠宰加工企业改造提升低温加工处理中心、冷链集配中心、冷鲜肉配送点,促进产销衔接。同时继续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生猪养殖场(户)购置自动饲喂、环境控制、疫病防控、废弃物处理等农机装备给予积极支持。在种猪方面,全面开展猪遗传资源普查,加强国家级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建设,提高优良品种资源保护水平。推动我国生猪产业现代化、一体化发展。
3.对现阶段猪价和行业作用不明显:虽然现阶段措施已将职责细分,落实到点,但此类系统性工作需要慢慢落实,作为长期工程,意见的举措在短期内或无法体现作用,但从生猪行业的健康发展来看,措施如果能够落实到位,将是能够发挥巨大作用的指导性文件。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3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