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养殖技术 >> 养殖技术发展 >> 正文 >> 正文

贵州榕江小猪仔变大金猪搭建产业致富路

来源:养殖技术 时间:2023/2/22
白癜风初期图片 http://m.39.net/pf/a_6442885.html

近日,在贵州省榕江县栽麻镇生猪代养示范基地里,饲养员正在给猪圈消毒。

榕江县是贵州省9个未摘帽的深度贫困县之一,按照省委、州委决策部署,为切实帮助榕江县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岑巩县以产业帮扶助推脱贫成效持续发力。年,为提升榕江县脱贫攻坚质量和成色,岑巩县帮扶工作队按照榕江所需、岑巩所能,根据榕江县“六大产业”发展现状,牢牢把握产业发展“八要素”,坚持精准方略、切实提高帮扶实效,投入80万元帮扶资金建成岑巩县抱团脱贫帮扶项目——榕江县栽麻生猪代养示范基地,实现栽麻镇规范生猪养殖“零”突破。

(生猪养殖场内景)

“归柳村生猪养殖基地地势较高、地质稳定,自然环境较好且交通便利,为养殖及运输生猪提供有利条件。”归柳村第一书记石庆华说到。

自今年6月中旬均重为30斤余头的仔猪进场以来,在岑巩县抱团帮扶下,通过岑榕两地技术人员线上线下技术交流,小仔猪越长越好!

“为严格做好生猪的疾病防控,我们夫妇俩吃住在养殖场内,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用水清扫猪圈的粪便。每天早晚两次定时清扫猪圈、定时投食,每周不定时消毒圈舍……”饲养员石发金有条不紊地说到。

(饲养员在清扫猪圈)

在清扫过程中观察生猪的外貌体征、呼吸等症状,以此来判断生猪的健康状况。对能确诊的疾病饲养员直接治疗,不能确诊的病请教技术员。同时,消毒池、高位水池等基础建设,极大地保障了生猪的疾病传染和养殖质量。

目前,归柳村生猪代养基地余斤的生猪数量余头,有余斤的生猪数量余头。生猪存活存栏头,存活率达97%。

“按照当前生猪生长情况,整批生猪预计10月底全部出栏。按照均量斤/头计算,总产量7.万斤,以19元/斤计算,纯利润达53.5万元。”栽麻镇项目负责同志周小银述说到。

(饲养员正在消毒)

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在岑巩县倾力帮扶下,栽麻镇积极制定“生猪养殖产业脱贫”路子,通过“龙头企业+村集体公司+贫困户”的发展模式,生猪代养成功直接带动栽麻镇17户93名贫困人口户均增收0元,带动贫困户2人长期就业。

岑巩县帮扶工作队始终树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帮扶理念,结合岑巩生猪养殖的成功经验,推动岑巩抱团帮扶三乡镇以生猪产业发展为突破口,推进贫困群众持续增收,提高群众内生动力。同时通过组织有意愿的群众开展生猪养殖“理论+实操”技能培训,以学习增加就业渠道、打开改变命运的通道,助力提高脱贫质量。

(图为养殖场外景)

“如何帮助榕江县高质量打好脱贫攻坚战,做好产业选择、做好产销对接工作,杜绝短平快产业、杜绝一分了之现象,发挥产业长期效益?”这一直是岑巩县援榕帮扶工作队队长、栽麻镇脱贫攻坚前线作战指挥部指挥长黄华同志经常思考的问题。

打通“产销对接”关键一环,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实现大扶贫格局,着力推动农产品进企业、进超市等,形成“对口销售”机制。借力贵州思府农牧有限责任公司对口帮扶契机,发挥企业优势,做好生猪技术跟踪指导、产业销售对接服务工作,预计今年9月底出栏一批约斤/头的生猪50余头,贫困户户均分红达0余元。小仔猪变“大金猪”,为岑巩县抱团忠诚、崇义、栽麻三乡镇乃至榕江县提供了一条可复制、可持续、低投入、高效率的群众脱贫路径,确保高质量打好收官战,为精彩接继乡村振兴夯实了基础!(杨琴兰)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36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