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养殖技术 >> 养殖技术发展 >> 正文 >> 正文

可控生态养殖中的四大关键技术,助你养殖成

来源:养殖技术 时间:2023/6/12

●一、稳水技术(稳定决定成活)

●前期什么样的水是好水?什么样的水是差水?

●好:黄绿偏黄,PH值下午不超过8.8,早晚变化不超过1。前期的好水是以偏黄的水,藻类多以硅藻为主,

水色稳定。

前期的好水是偏黄的水,以硅藻为主

●差:浓绿,PH值下午高于9.2,早晚变化大于1

浓绿水PH很高

二、投料技术(营养决定生长)

●虾的生长、体质与营养息息相关,营养与投料息息相关,我们主要要重视几个关键时期:

1、虾苗期--壮苗,驯化开口、调节肠道

2、转肝期--投喂充足、营养均衡、合理护肝

3、育肥期—投喂充足、高营养、高溶氧

4、一代苗投料标准(温度25度以上):

1、前期10万苗/天,喂1公斤料(利饵多和酵母不计),每天加10%,20天左右开始检查饲料,差不多喂到12斤,检查饲料2个小时左右吃完,一天三餐。

2、能吃完继续加10%,到条左右时,保持在1.5小时吃完。一天三餐

3、能吃完继续加10%,到70条时,保持在一个小时吃完。一天三餐。

4、10万苗一天82斤时,建议不加,保持投喂量直到出虾。

5、正常65~70天养成出大虾(30头)!

三、增氧技术(溶氧决定产量)

1、0.5千瓦增氧机斤虾时易出问题

2、0.75千瓦增氧机斤虾时易出问题

3、1千瓦增氧机斤虾时易出问题

4、1.5千瓦增氧机斤虾时易出问题

每天加10公分好水,能增加—斤虾容量

5、白天开增氧机由水的好坏决定

6、晚上开增氧机由虾的多少决定

四、日常管理技术

1、如何检查饲料:看料台

1、好处:方便,虾好的时候比较准确

2、坏处:有时不准

检查饲料不准的危害:

1、喂料不够时,不够吃,吃底泥,肝脏黑,肠道细,断肠,得肠炎,拉白便,慢慢出现死虾,料吃不起来

2、喂料过多时,吃不完,臭底,底层缺氧,水变黑,变浓,饲料系数高,慢慢出现发病,死亡。

料台检查饲料不准的原因:

1、水清

2、水变

3、缺氧

4、底臭(料台脏)

5、东北风

6、温度(低温、高温)

7、下大雨

8、发病时等等。

●饲料投喂标准。以10万苗为例,从放苗第二天开始投2斤料,每天以10%递增。第15天时,投料量为7.5斤/天;第30天,投料量为32斤/天;第40天,投料量为82斤/天。

●此时,在投料1.5-2小时左右检查塘底,如仍有剩余饲料,可以考虑两种情况(恶劣天气除外):

●a、成活率可能偏低;

●b、对虾可能已患肠炎或其它病害,导致吃料差,应及时抛网检查对虾健康状况,做出正确判断。

●在正常时间内检查塘底,

●1、如果没有剩余饲料且粪便较少、颜色发黑、发绿等,则表明饲料投喂量严重不足,应及时增加投饲量,同时内服防肠炎。

●2、塘底无料,而粪便多,且颜色为饲料色,说明对虾吃料较猛,投料量刚好,可适当控料;如果粪便偏长,说明虾已经患有轻微肠炎。

●3、塘底无料,而多数粪便细长,甚至有粘连,说明虾已经消化不好甚至已经有肠炎,严重的已经出现白便,应及时抛网检查。

●4、塘底有料,粪便呈饲料色,说明投喂过多,应适当控料。

●5、塘底有料,粪便既有饲料色又有黑色,说明已经有部分虾发病,也应及时抛网检查。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5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