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豫视频记者黄婷
8月8日,由河南省文明办、河南省科协主办的“百名首席科普专家进百县”(武陟)志愿服务活动在武陟县乔庙镇举办。
仪式上,河南省科协副主席房卫平为武陟县乔庙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授予河南省“i科普”科技志愿服务基地牌匾,耿俊燕为河南武陟稻米科技小院授“河南省科技小院助力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旗帜,河南省首席科普专家代表、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教授胡华峰代表专家发言。
河南省科协副主席房卫平指出,“百名首席科普专家进百县”志愿服务,是省科协、省文明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学普及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重要论述精神,推动“智惠行动”落地落实、拓展创新“文明实践+科普”的重要载体。此次活动组织科技志愿者,来到群众身边,走进乡间地头,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开展种植养殖技术培训、健康义诊、青少年科技教育等活动,送科技知识进乡村,让志愿服务暖人心,努力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积极助力武陟跑出加速度、再创新辉煌,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焦作市副市长王付举在致辞中指出,这次活动以“喜迎二十大、科普乡村行”为主题,邀请了诸多农业、医疗等领域的首席科普专家进行实地指导,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实现了基层需求和科普服务的精准对接,对提升我市农业技术水平、增强全民科学素质、促进乡村振兴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希望各位专家充分发挥科研优势和技术素质,精准指导焦作的发展实践;武陟县要抓住这次难得的机遇,主动和专家建立长期联络机制,增强农村发展内生动力。
“在家门口享受专家的医疗服务,真是太幸运了!”在武陟县乔庙镇马宣寨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村民们一边咨询健康问题,一边对来村里义诊的省级医疗专家赞不绝口。
仪式结束后,河南省首席科普专家专家施新革团队把河南省首席科普专家工作室搬到了马宣寨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群众开展健康咨询志愿服务活动。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冯淑曼教授、感染科副主任李威医师、中医科副主任张川锋医师为马宣寨村余名父老乡亲进行一对一面诊,分析病因,答疑解惑,得到了村民们一致好评和高度赞扬。
在中国农技协河南武陟稻米科技小院,河南省首席科普专家、省农科院水稻专家尹海庆团队开展稻米种植培训交流志愿服务活动,针对当前持续高温天气,影响水稻幼穗分化及后期产量形成,专家团队提出要加强灌水降温及喷施叶面肥提高抵御高温能力等田间管理措施。围绕有关病虫害防治等问题,与武陟县菡香农业技术协会会长王福军进行了交流。
在谢旗营镇,河南省首席科普专家、河南牧业经济学院胡华峰教授团队开展养殖技术培训交流科技志愿服务活动。胡华锋教授、刘健副教授、张晓战博士、张煌博士与谢营镇书记陈慧、镇长陈峰,河南省武赢鹌鹑种禽孵化有限公司董事长亢希坤、河南省武陟即可达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王长海及鹌鹑养殖专业合作社及企业代表进行座谈,了解当地鹌鹑养殖产业情况,针对鹌鹑品种选育、养殖技术、肉蛋预制化等进行了交流,专家组认为,鹌鹑养殖、加工在武陟有一定的产业基础,谢营镇要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科技融入的发展思想,将鹌鹑产业确定主要产业,加强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升级,走一二三产融合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在小董乡政府一楼会议室,河南汝阳香菇科技小院首席专家、河南农大李瑜教授对部分村干部、食用菌种植户进行香菇栽培、分级、保鲜和加工技术等培训。李瑜详细了解了当地食用菌种植品种、种植规模、深加工情况以及目前遇到的问题和困难,针对大家提到的问题进行了耐心细致的指导,给大家分发了香菇种植保鲜明白卡,可以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5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