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养殖技术 >> 养殖技术发展 >> 正文 >> 正文

解读野兔的饲养前景以及饲养技术,一般人我

来源:养殖技术 时间:2023/7/23

我国养殖野兔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草资源丰富,气候条件适宜,绝大部分地区都具备养殖野兔的条件;野兔抗逆性、适应性强,饲养生长发育快、成本低、收益大,一般饲养3个月即可上市出售,且国内的饲养量稀少,不及市场需求的1%,产品供不应求。欧洲国家每人每年消费兔肉5~6千克,由于本国供应不足,大量从我国进口。另外旧本、韩国、俄罗斯及港、澳、台地区也频频向内地要货,需求量激增,特别是我国加人世界贸易组织后,出口范围将更加扩大,销售渠道将更加宽广,市场潜力巨大,这就为我国养兔业创造了极好的发展空间。因此,野兔养殖若能形成规模生产,必将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前景十分看好。   

野兔是一种皮、毛、肉兼用的特种野生草食性经济动物,主食各种野草、青菜、树叶等。经过多年驯化的野兔,改变了其胆小、怕惊及家兔的一些不良习性,同时保持了野生野兔的抵抗力强、体型较大、耐寒力强、适应性广(在我国南、北方都可以健康生长)等特点,平均产肉率却增加了一倍。目前,兔肉市场消费旺盛,从而也就保证了养殖效益。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美味、营养的绿色保健食品成为人们追求的新目标。消费者的食物消费模式从以消费粮食为主过渡到消费较高比例的肉、蛋、奶等动物蛋白质模式。动物蛋白的食物中,以消费猪、禽肉为主过渡到消费更多有益健康的牛、羊、兔肉。野兔肉质鲜嫩香醇、野味浓郁,是纯天然的绿色滋补保健食品,市场供应十分紧俏。随着野兔供求市场的日趋火爆,其巨大的市场潜力成了众多投资者的投资新热点,一批捷足先登者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野兔、肉兔以及肉鸡的饲养在20世纪40~50年代就是世界各国快速、经济地发展动物蛋白质的重要手段,直到现在,欧盟地区仍在不断提高肉兔的生产能力,兔肉消费仍呈增长趋势,而肉鸡生产正逐步萎缩,有专家预测,到21世纪初,人类摄取动物蛋白营养的1/3将来源于兔肉。随着人们对绿色食品和天然保健食品的追求,天然野味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野兔肉以其特有的清香,让人百吃不腻。养殖野兔已成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中的优先发展项目。

我国有40-60亿亩草坡和草原,资源丰富,还有广阔的山地以及农作物秸秆,而野兔是草食性、节粮型小家畜。野兔是一种皮、毛、肉兼用的特种野生经济动物,主食各种野草、青菜、树叶等,无污染,因而肉质鲜美爽口。由于九十年代以来,猪、鸡、鸭、鱼等畜禽大量使用含添加剂、催长素的配合饲料,肉质大大下降,甚至还有副作用,不利人体的健康,致使人们偏爱草食型畜禽。野兔可红烧、白煮、油炸等做成许多美味的佳肴,在冬季更是各大小酒楼、饭馆少不了的火锅料。   

野兔成活率高、繁殖能力强,母兔每年生育5-10胎,每胎产8-12只,每只母兔每年至少可繁殖商品兔40只以上。即可笼养,也可放养,加之野兔生长快,饲养3个月即可上市,成年野兔可长2.5-4公斤,目前市场销售价格一直保持在18-20元/公斤,即使按最低价10元/公斤计,其利润也在20元以上,一只种兔每年可获利元以上,是一条难得的脱贫致富的捷径。

野兔养殖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购进成年种兔 

养殖野兔首先要选择好野兔的种兔,一定要仔细辨别,有关专家提醒养殖户:目前种野兔市场尚欠规范,出售中的种野兔鱼目混珠,真假难辨,必须十分小心谨慎。饲养野兔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否购买到品系纯正的野兔种源。因为一对野兔成功的驯养繁殖需要1年以上的时间。要想购买到品系纯正的野兔种源,要注意以下选兔原则。   

(l)首先要观察野生野兔驯养的原种。

(2)成年野兔体形较小,一般每只2~2.5千克。   

(3)成年野兔毛色以灰黄为主,并夹杂着星点黄色长毛,毛松软,用手捉拿时,容易掉毛,并发出刺耳的尖叫。   

(4)成年野兔四肢健壮且细而长,擅长跳跃,奔跑速度极快。   

(5)成年野兔头小、耳朵小而薄。   

(6)母野兔生下的幼野兔即睁眼,全身长毛,会跑、会跳。母野兔母性较差,没有扯毛和衔草垫窝的习性。 

 

二、购进幼野兔   

目前,许多养殖户选购断奶野兔养殖,应注意如下几点原则。   

(l)不够低劣杂种野兔,不够长途运输野兔。   

(2)选购的小野兔应在45日龄以上,最好挑选60日龄以上的幼野兔。   

(3)选购的小野兔要求精神活泼、营养良好,被毛紧凑有光泽,两眼明亮有神,耳内无污垢,鼻孔无黏液、嘴角无流涎,腹不胀、四肢有力,爪及体表无肿块、少毛、脱皮,肛门与后肢无粪便污染。如果选购种苗,应多选母野兔,精选大而壮的公野兔。   

(4)新购小野兔因环境和营养突然改变,容易出现食欲减退、神态不安、敏感性强等现象,应将小野兔与家幼野兔一起放在安静、通风透光的笼中分群饲养,严防异常响声及其他畜禽惊扰。为改变野兔胆小、不敢与人接触的习性,应在兔场内放置一些兔笼,任它们自由进出,这些野兔长大后野性就明显减弱了。   

(5)新购小野兔饲喂应尽量按原饲料配方和饲喂习惯进行,用7~10天的时间逐步改变成自配饲料,饮电解多维素,以减轻应激症状。喂饲料时应掌握少喂勤添的原则,做好定时、定量、定标准。一般每天喂2次精料,3次青料,间隔饲喂,同时供足清洁饮水。   

三、饲养中存在的误区   

通过对养殖户饲养现状的调查发现,不少养殖户所养的野兔生长缓慢、发病率高,养殖户的收益普遍较差,这极大地阻碍着野兔养殖业的发展。   

(1)对野兔养殖业行情了解甚少。很多养殖场(户)只知道养野兔,对野兔产品(如野兔皮、野兔肉等)的市场状况了解甚少,有的甚至对本地的市场行情也把握不准。   

(2)场地选址不科学,规划不合理,兔舍建造简陋,野兔容易受到惊吓,导致流产等现象经常发生,严重时会诱发野兔并发其他疾病。笼舍设计不合理,笼底板的间隙大小不符合标准,容易造成野兔伤亡。   

(3)盲目引种。现在很多人确实认识到了优良品种的优越性,但对野兔的品种知识却缺乏详细的了解,盲目引种。这是许多养殖户蒙受巨大经济损失的主要原因。   

(4)连续血配。很多养兔户为了能让野兔多产仔兔,从不考虑母野兔的体况及季节的影响而连续血配,致使“产兔不少,活兔不多”的现象时有发生。   

(5)免疫、消毒、投药同步进行。不少养殖户习惯在免疫接种后马上消毒,认为这样可彻底消除病原菌。有时为了防止野兔发生应激反应而投喂大量的药物,结果影响了疫苗的免疫效力,最终导致野兔的免疫力下降或野兔免疫失败。   

(6)忽视防疫防病。不重视防病,宁可花1元钱治病,也舍不得花l分钱防病,一旦发病,损失惨重。   

(7)饲料配比不科学。有些养殖户为了能让野兔的生长速度加快,盲目增加精饲料的投喂比例,这样不仅增加了饲料费用,而且加重了野兔的肠道负担,影响野兔正常的营养代谢,引起野兔肠道疾病频发。野兔有食草动物的特性,不宜过多投喂精饲料。   

(8)一种饲料喂到底。有些养殖户为了省事,始终只喂一种饲料。大兔多吃,小兔少吃。有的养殖户干脆有啥喂啥,使饲料的利用率大大降低,野兔生长缓慢,饲养费用增加。   

四、解决的对策   

(1)通过各种渠道掌握养野兔的技术及信息。包括订阅相关报刊、购买书籍、参加养野兔培训班、向经济效益较好的养殖场(户)虚心请教等。   

(2功日强饲养管理。借鉴经济效益较好的养殖户的成功经验,其成功经验可以用“三分靠良种、七分靠管理”来概括。要严格按照野兔的生活习性和不同类群的生长、生理特点做好饲料配比、笼舍设计、疾病防疫等方面的饲养管理工作。   

(3)灵活把握市场行情。经常深入市场进行调查研究,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确定适宜的生产经营规模,使产销畅通。

野兔是食草性动物,在饲养过程中,根据野兔不同生产阶段的营养需要,结合当地饲草资源合理搭配日粮,不给野兔吃有污染的饲草,不喂添加剂,使野兔肉成为真正的“绿色食品”。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5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