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赢脱贫攻坚战,青年重任在肩、责无旁贷。近年来,开阳县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员青年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主动投身脱贫攻坚战,担当作为、合力攻坚,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传播脱贫攻坚青春好声音,汇聚脱贫攻坚青春正能量,开阳青年一代用汗水和付出书写着一份新时代脱贫攻坚的青年华章。
青年帮扶力量:团干勇担当,群众奔小康
“两年前的一个清晨,初到帮扶贫困户蹇国祥家里时,蹇国祥已经喝得醉醺醺的,家里卫生乱成一团,夹杂潮湿的霉味,对于问我这个初出校门、跨入基层的‘新兵’来说印象尤为深刻……”90后团员青年邓丽娟回想起说。
“扶贫先扶志”,邓丽娟深知这个道理!她每周坚持去蹇国祥家,主动带动蹇国祥开展卫生大扫除,并和他拉家常,给他讲身边的人、周围的邻居、村里的能人,逐渐改变了他的生活习惯,激发了他干事创业、主动摆脱贫困的斗志。同时,经过邓丽娟的积极动员,蹇国祥参加了县里举办的职业技能培训,并申请了2头肉牛与5头生猪养殖,还推荐蹇国祥妻子为金中镇丰厚村护林员。
如今,蹇国祥户生产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年收入已达到4万元以上,不愁吃穿,住房及医疗都得到了保障。更重要的是他养成了自力更生的习惯,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一个贫困家庭正迈上了共同致富的道路。
37岁的开阳县龙岗镇大鸭村第一书记吴宇,驻村以来和全村老百姓完成全村8条13公里组组通建设服务,协助村支两委完成5户贫困户建房和11户农村老旧住房整治项目工作。为大鸭村争取到总价值56万元的太阳能路灯盏,会同驻村队员积极向县水务部门争取4公里管道,社会企业捐赠5.3万元,解决了大鸭村平山、后坝、大寨3个村民组人畜饮水困难。
决战当前,一个个奋斗在脱贫攻坚一线的身影,唱响了一首首青春扶贫的战歌,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群众的“幸福指数”。
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致富“领头雁”,青春正能力
一名法学院本科生,一个年薪30万的公司总经理,一座蚯蚓养殖基地老板,年出生的李响,还有一个重要的身份——开阳县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协会理事成员。
李响是贵阳市开阳县禾丰乡人,年他辞去30万年薪的公司总经理一职,返乡创业。年8月,李响注册成立了贵州黔城地龙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带领父老乡亲投身蚯蚓事业。利用蚯蚓专业处理猪粪、牛粪、鸡鸭粪、生活污泥及有机生活垃圾,同时种植百香果、无花果、蓝莓等,创建了集大环保、循环生态农业、大健康产业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企业。
李响介绍,通过“公司+农户”的合作模式,我们流转了亩土地,建立了42个蚯蚓养殖治污大棚,年处理畜禽粪污1万吨,可年产出60万斤蚯蚓、吨蚯蚓粪。入股的贫困户通过“打工挣薪金、入股分红利”实现脱贫致富,现已签约吸纳21户,带动3户如期成功脱贫,并向第一批签约的21户发放分红共12万元。公司现每月用工15人,其中贫困户3人,每人每月劳务收入0元以上。
“从小了说,就希望大家先跟着我干,最后群众自己干,一起致富增收;从大了说,就是想通过蚯蚓产业建造一个农业产业绿色循环经济链,既能保护‘绿水青山’,又能创造‘金山银山’。”谈及发展,李响满怀信心。
产业扶贫是决胜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怎样引领青年参与产业扶贫,发挥青年领头雁效应,成为组织青年投身脱贫攻坚的关键。共青团开阳县委通过组建开阳县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协会,充分吸纳全县名致富能手加入协会,并建立起与开阳农村信用联社的常态化联络沟通机制,在加大对“青扶贷”项目宣传的同时,用好用活农户贷款、小微企业贷款、个体工商户等贷款优惠政策,加大对青年群体的金融帮扶力度,充分发挥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领头雁”作用,助力脱贫攻坚。截至目前已发放贷款万余元,为广大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解决了发展的瓶颈问题。
西部计划志愿者:青春扶贫,筑梦“黔”行
“高寨乡久场村青年志愿者脱贫攻坚夜校累计教学课时,其中利用视频教学设备开展扫盲培训42课时,参与培训余人次。夜校的学员由原来不会汉话、不会写汉字,到现在能够用汉话进行基本交流,并学会用汉字书写自己的名字了。”说起当夜校志愿者为村里带来的变化,余军难掩喜悦之情。
年8月,余军成为贵州省“万名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基层项目”中的一员,随后被分配到开阳县高寨乡久场村,负责久场村青年志愿者脱贫攻坚夜校日常工作。他借助久场村青年志愿者脱贫攻坚夜校平台,组织青年团员集中学习2次,依托夜校开办课业辅导班,对周边学生进行课业辅导64次,辅导人次。同时,余军一空闲就会走村入户去了解群众培训意愿,并将收集到的意愿报给村支两委,由村支两委向上级部门申请培训项目,对群众开展相关技能培训。截至目前,余军参与组织夜校厨师培训、大棚蔬菜种植、猕猴桃种植、蜂糖李种植等实用技术培训12场次,参加培训人次。
“西部计划项目”实施以来,像余军一样投身开阳基层服务的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者共有名,他们分别来自全国不同高校,由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开阳县项目办(团县委)按照落实“基层导向”的要求,分配在开阳县18个乡(镇),重点从事基层社会管理、基层青年工作、服务三农等工作,通过基层的历练,真正培养了一批懂基层、懂农村的青年后备人才,更也为广大青年搭建了到基层去、到脱贫攻坚一线去建功立业的重要平台。
青春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歇,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开阳县各级团组织将更好团结带领全县广大青年投身脱贫攻坚伟大实践,为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出新的更大贡献。(张萌)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2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