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人才振兴是关键。诸城市立足农业农村现代化需求,实施人才集聚、人才培育、创新创业三大工程,激发农业农村创新活力,赋能乡村人才振兴。
实施人才集聚工程。聚焦高端人才。开展“招才引智·才聚诸城”青岛农业大学—诸城人才对接系列活动,设立人力资源工作站。先后邀请中外院士3人,到诸城开展产学研合作,签订成果转化、项目合作合同3项,建立院士工作站1家、院所合作平台2家。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对接,解决技术难题9项,引进高端技术人才3人,签订成果转化协议1项。聚焦基层队伍。充分发挥好市农技中心、果茶站、省内农业高校院所专家教授力量,组成科技特派员队伍开展农业种养殖实用技术指导培训等工作。截至目前,已建立起省科技厅备案并公示的科技特派员队伍22人,今年以来组织开展现场技术指导服务30余次。结合“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选派35名干部组建6支乡村振兴服务队,选派25名干部组建5个“四进”工作组,推动市直机关干部深入农村一线,带动各类资源向农村集聚。今年共为名返乡创业农民工和农村自主创业人员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万元,有效解决农村创业资金缺乏难题。聚焦“三农”干部。今年以来,全市共选拔3名熟悉“三农”工作的干部充实到镇街区党政班子,安排8名干部从市直部门(单位)交流到镇街区任职。共提拔重用19名在乡村振兴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优秀干部,激发了全市各级各类干部投身乡村振兴工作的积极性。
实施人才培育工程。强化阵地。指导得利斯农科驿站、皇华镇农科驿站、孙家柏戈庄农科驿站从高校院所引进专家人才,打造农业人才培育阵地。驻站专家今年已累计开展技术指导培训7场。突出重点。把培育壮大高素质农民作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举办5期高素质农民能力提升培训班,参训人员达人。邀请青岛农业大学、山东农科院等近10名专家教授到诸城对农作物病虫害栽培技术进行培训,共培训科技示范主体、合作社负责人、种植大户等近人次。针对规模以下养殖户进行现场集中培训,上半年共邀请专家30多人次,召开专题培训班40多场次,培训养殖户多人。打造典型。目前,全市入选农业领域“泰山产业领军人才”4人、“鸢都产业领军人才”7人,推荐入选齐鲁乡村之星2人、潍坊乡村之星5人。持续开展龙城英才和诸城乡村之星评选,评选第三批“龙城英才”农业领域5人、第二届诸城乡村之星24人。
实施创新创业工程。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加快打造全国现代畜牧业齐鲁样板,实现全国畜禽屠宰质量标准创新中心落户诸城,助力屠宰行业提档升级。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潍坊市农业农村局三方合作,共建“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诸城果树产业研究院”,打造全国果树高端苗木繁育中心和果树高质量发展技术示范中心。与中国农科院家禽研究所所长邹剑敏签订成果转化协议,建立院所合作平台1处。搭建人才创业平台。实施市、镇街区、社区“三级联创共建”行动,争创省级、潍坊市级创业型示范城市、镇街区、社区和农村创业平台。截至目前,已成功创建省、市级创业示范城市,省级创业型社区2个,市级创业型镇街区7个,市级创业型社区7个。充分发挥24所职业培训机构师资力量,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21场,培训人。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个,帮助农村困难群体就业。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新引进山东省农科院诸城齐舜农业肥料生产研究所等农业领域高校院所分支机构8家,认定农业领域潍坊院所合作项目2个。举办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诸城)粮食产业技术研究院小麦丰产技术研讨会,为粮食生产提供科技支撑。加强与中国海洋大学等7家高校院所的人才交流,由校方选派专家教授到10处镇街区挂职任科技人才顾问,到7家现代农业企业担任科技副总。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张鹏通讯员单亦良报道)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4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