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养殖技术 >> 养殖技术前景 >> 正文 >> 正文

与动物对话,是一生的事业

来源:养殖技术 时间:2023/7/18
白癜风会复发吗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zlff/140516/4389693.html

人物名片陈昭辉,男,年出生于乐清淡溪里岙村。现为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院智能养殖与环境科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温州市侨联特聘专家委员会委员。

有一个群体,他们工作在农业科技领域,在实验室、牧场,默默研究、无私奉献;他们几十年专注于畜舍环境怎样控制、规模化畜牧场环境污染问题如何解决、畜牧养殖信息化智能化等问题研究。他们为解决畜牧产业中畜牧环境工程方面的技术难题,提高我国畜牧现代化装备水平,推动畜牧环境工程技术实际应用,默默无闻,甘于奉献。乐清籍80后、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院智能养殖与环境科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昭辉,就是这其中一员。近日,乐清日报全媒体记者联系上了陈昭辉教授,并采撷到了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开心童年无忧无虑

陈昭辉回忆,小学是在村里的村小上学,当时一个班级都有两个年级学生在一起上课。老师上了一年级学生课,然后让一年级学生写作业,接着给二年级学生上课。每节课都是这样,一位老师都会上好几门课,如语文上了,上数学。陈昭辉就是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习了两年,也是村小的最后一批学生,三年级时,他去了淡溪镇中心小学读书,因为离家不是很远,刚开始是走路上学,后来父亲给他买了一辆自行车,他就骑着自行车上学了。

从村小到镇中心小学,陈昭辉感觉不一样了,老师、同学一下子多了起来,因为相较于新同学各方面都落后,他就越发认真学习,很快就适应学校学习环境,一个学期下来,他的成绩在班里又是名列前茅。四年级时,班里选举新班长,他以全票通过,担任班长。之后,陈昭辉也成了班主任得力助手,班主任无论有什么事,都放手让陈昭辉去做。如学校之间交流,外出参赛等,这些无形中培养了他独立思考和交际能力。陈昭辉说,小时候作业不多,一般都是在学校就能完成,回家之后四处奔跑,常常跟小伙伴一起到小溪里捉鱼、摸田螺,还跑上山到处玩,摘野果,捉知了……虽然每次回家都弄得全身都是泥巴,但满心欢喜。

陈昭辉说,自小喜欢动物,家里养了猪、牛还有兔子。他自己还养了一只猫,放学回家,猫就会跑过来迎接他,他有时也会自言自语与猫对话。这只猫他一直养到读高中。

慈父情怀严管厚爱

陈昭辉小的时候,父亲经常跟随亲戚在全国各地跑,父亲干过很多事,贸易、建筑、小商品经营等,那时父亲很忙,很少在家。但到了他上小学时,父亲就回家了,而且只在家附近帮村民们搞建筑,这样,就可以天天与陈昭辉和他弟弟见面了。

每天读书回家,陈昭辉除了与小动物们打打“招呼”,就想看一下电视,但父亲不允许。几次,他都是悄悄地打开电视看一会儿,但只要听到父亲从外面回来的脚步声,他就会赶紧关闭电视。

陈昭辉学习自觉,成绩优秀,不用父母多操心,印象中仅有一次,放学回家在晒谷场上调皮,跑来跑去,突然把晒谷场上的风车撞翻了,父亲知道后,拿起细竹竿狠狠地抽了他一下。

读初中时,有亲戚看到陈昭辉成绩好,就建议他去虹桥的中学读书。陈昭辉得知要多交些学费时,当即表示不去。这样,陈昭辉就一直在淡溪中学读完初中。

三年初中,陈昭辉没有进复习班,凭借个人的努力,最后成为该校唯——名考进乐中的学生(在陈昭辉考上乐中前,已有好几年没有学生考进乐中)。这对当时的小村庄来说,是一件天大的喜事。

现在回想起来,陈昭辉说,相比于现在的学生他们当时读书真的很轻松,没有压力,十分自由,经常是作业在学校就完成了。同时,他明白了父亲为什么在他读书时,一直在家陪伴。陈昭辉记得,在他读书那些年,好多亲戚到他家叫他父亲一起外出经商,当时外出赚钱机会很多,但父亲都拒绝了,并坚决留在家陪伴两个儿子,这些陪伴,让陈昭辉学会了自律、担当和责任,更成了陈昭辉童年时父亲给予的最珍贵“礼物”。

一路求学梦想成真

在乐中读书三年,陈昭辉真正品尝到了读书滋味。走出了山村,来到了梦寐以求的学校,除了读书,农村来的他喜欢上了足球、篮球等多项体育运动,这让陈昭辉每天时间都排得满满的,既充实又开心。高考模拟考时,他的成绩是乐中前20名内。但高考第一天,他感冒了,最后虽然上了一本分数线,但离他个人理想成绩差了好多。

年高校开始扩招,考生是成绩先出,再填志愿。陈昭辉的愿望是上浙大。在选择专业时,家里希望他读医科,但他结合当时的成绩和个人从小就喜欢大自然和动物,最后填了浙大动物科学学院,并如愿被录取了。

进入浙大学习农科,陈昭辉同时选修了通讯工程专业,提起这个与动物科学风马牛不相及的专业,陈昭辉有自己的想法,农科是自己喜欢的;工科是因为中国通讯设备发展很快,当时很热门。所以大学毕业后,他拿了双学位。考研时,他还是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农业,他要考中国最好的农业大学,于是,他报考了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大是一所以生命科学、农学和农业工程为特色和优势的全国重点大学,系国家“工程”“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让陈昭辉难忘的是在研究生面试时,正遇上年北京非典,从北京面试回到杭州学校,他就被隔离了。之后,他又顺利地进了中国农业大学读研,三年之后,他被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录取,继续读博。该校亦有公立长春藤之称,是美国中西部知名十大联盟的创始成员之一。在这所世界名校,陈昭辉又选择了该校在世界上最好的一个学科——奶牛科学专业。

前沿研究学成归国

在美国五年学习生涯中,陈昭辉坦言,学到了很多,这个时候的学习,已不仅仅是学习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而是要学会研究,学习国外一些文化和科研技术。五年学习,他如饥似渴,他参与学校组织的学术交流,体验导师研究的专业课题,同时还参与学校体育文化活动,如篮球赛、橄榄球赛以及各种各样活动。

学校每年都要开展世界级大会,如专业学科中的世界奶牛业大会。每年的10月份,陈昭辉都会作为志愿者参加世界奶牛业大会,因为来自世界各地专家汇聚一起,特别是来自中国的人员需要专业翻译,陈昭辉学奶牛科学专业,无疑是最好的人选。

奶牛业大会上,有奶牛展览馆,专家们还会发表各自研究论文及研究成果,同时为更好地发展奶牛业发展进行头脑风暴;更有意思的是每年都要选出“最美”奶牛。当然条件很高,奶牛要具备很高的颜值外,还要在体型、产能、遗传等多个方面进行PK,最后选出第一名。

在读研时,陈昭辉也是研究奶牛科学专业,所以这么多年来,他是一直与动物打交道,当记者询问有什么感想时,他说,总想在专业方面做出点成绩,今后为家乡出点力。五年的美国学习,陈昭辉全力以赴,学成归国。他说,其实近些年来,中国发展很快,在国外多年,更喜欢中国的发展环境,所以就回国了。

学以致用家国情怀

术有专攻,业有所长。回国后,陈昭辉回到了母校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院工作。多年的学习和研究,让陈昭辉有了用武之地,针对中国目前的实际情况,陈昭辉参与了动物的环境控制、动物行为、动物福利、畜舍建设和智能化养殖等等研究。陈昭辉说,大多数人对他的研究感觉很陌生,其实他是研究动物的方方面面,如何让动物更好生活、健康成长,这些都是他研究的课题。

近些年,随着现代畜牧业发展,科学家们对动物的研究更加重视。科学家们立足当前国家战略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认为智能养殖与环境科学有着十分重要意义。特别是这些年来,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畜牧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新农科建设等,对学院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院围绕中央重大战略需求和现代畜牧业发展重大问题,顺应时代和产业发展大势,年12月12日,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成立国内首个“智能养殖与环境科学系”,同时还举行学科发展座谈会,陈昭辉被任命为智能养殖与环境科学系副主任。陈昭辉说,未来在持续聚焦环境调控和养殖工艺研发的同时,将深入推进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等更深层次的科研教学、社会服务工作,并要取得实效。

为回报家乡,陈昭辉随时准备着。温州市侨联为了发挥70多万海外侨胞和留学人员的独特优势,特聘由温州籍国内及海外侨界高层次专家学者、知名人士和高新技术人才等组成智库组织——专家委员会。35名专家委员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陈昭辉是其中一员。近些年来,陈昭辉多次应邀参加国内和家乡多地的学术讲座,为保护民族产业持续发展,把国外先进的技术和做法进一步深入推广。他说,乐清是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评价先进市,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畜牧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新农科建设等,只要家乡需要,他愿意奉献自己一份力量,助力乐清农业发展走向全国。

如今,中国对生产环境越来越重视,其实研究动物科学也是人类生命科学的一部分。陈昭辉说,通过科学工作者的不断努力,今后动物的生活环境会越来越好,他也希望能让更多的人深入了解中国的畜牧业,老百姓可以带着孩子走进奶牛场等动物养殖场所,与动物们一起“对话”,亲密接触,和谐相处,我们的生活环境就会越来越好。这就是陈昭辉的愿望。

「记者手记」

采访陈昭辉时他一个劲儿地说,没什么可以写的,我们都是从农村出来的,工作也很平常。为此,记者特地上网进行了查询和搜索,果然,有关他的信息就几条,是他参与社会事务的新闻,个人专访一条都没有。这次采访,让记者想起了一句话,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为国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我想,陈昭辉博士就是其中的一员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5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