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已经成为过去,回首年的生猪行业发展,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上半年扩张,下半年紧张”,但资本市场的大戏却愈演愈烈,下半年行情的低迷似乎并没有影响到猪企们进行大刀阔斧的布局。
生猪产业资本市场大戏愈演愈烈争相抢占市场
年牧原先后以发行可转债和大股东定增的形式筹备资金95.5亿和60亿元,有了钱的牧原不仅年全年生猪出栏达到余万头,而且向上游成立了13家粮食贸易公司优化原粮供应结构,向下成立23家屠宰子公司完善产业链。不难看出,牧原正在通过健全、拉长产业链的方式分解自身在某一个环节的风险,来提升整体的抗风险能力!
同样向资本市场疯狂借钱的还有新希望,资本玩家们就连“借钱”的方式也是惊人的相似,新希望最近在完成81.5亿元可转债募资后也再获大股东45亿“输血”,即使亏得很惨,发展步伐却不受影响。再看正邦等这些上市猪企又何尝不是如此?
该扩产扩产、该布局布局,似乎年三季度的集体亏损对猪企们的影响并不大。并且仅年一年已经有2家养猪企业上市,并仍有18家农牧企业正在IPO(有6家在发展养猪)。不得不说,在这场豪战中,猪企们借钱有渠道、扩张有地盘、降本有技术,仿佛一切都能迎刃而解!
中小规模养猪的真正弱势在哪个环节?
然而,在“豪门”的衬托下,中小养殖户们的市场竞争力显得是那么的单薄。
那么在环保、疫情等因素的影响和产业化发展的大趋势下,中小型养殖户会不会消失?这部分养殖主体的弱势和优势在哪儿?未来他们又该如何提升竞争力在市场上占得一席之地?这一直是近两年社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5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