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菜市场水产区不起眼的角落里,一位笑容朴实的顾客正与商家攀谈着,略显黝黑的皮肤还能看出曾经风吹日晒的痕迹。和普通顾客不一样,这位顾客一直和老板聊天,也不见他买海鲜。
这个“顾客”就是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推广研究员王建平。他是宁波各个海鲜市场的常客,从养殖到销售,都能看到他的身影,被人称作“渔博士”。他带领团队做出的“水产病害检测、预警与减损技术集成研究和应用”研究成果,十几年来帮助宁波全市渔业减少病害损失约3.72亿元,减少渔用药物施用支出1.89亿元,新增养殖收益7.13亿元。
年11月,王建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党中央、国务院全国先进工作者的荣誉表彰。
和渔民们交朋友:24小时“待机”的手机
年,王建平前往象山县新桥镇,担任这里的科技特派员。那时候,水产养殖的病害问题是困扰水产养殖户的一大难题,肩负着推广健康养殖技术职责的王建平来到新桥镇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为当地渔民开课。他发现,水产养殖户之中的很多人仅靠着多年累积的经验进行养殖,“当务之急,是要让他们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真正愿意接受科学的养殖方法。”
初来乍到的他,还没有获得养殖户的信任,自愿学习科学养殖方法的人寥寥无几。“我们自己琢磨出来的‘土办法’不好使?”新桥镇养虾养了20多年的潘仁照最初不以为然,“‘书呆子’来养虾,我听不进他讲的那些大道理。”最后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才勉强让养殖户们愿意听听这个“书呆子”的养殖办法。
王建平脱下了研究员的白大褂,挽起裤腿走访各个养殖场,去和养殖户们交朋友。养殖户潘仁照饲养的虾出现了异常,开始大批量的死亡,他着急得把市场上买来的药都用了一遍。王建平得知此事,马上找到他,实地勘察以后发现不是虾病了,是水出问题了。潘仁照按照王建平教的“病毒性疾病预防技术”等科学的方法,南美白对虾平均发病率降低约10%,增产约20%。“王老师,你太神了!”他对着王建平竖起了大拇指。
这件事也让渔民看到科学养殖的成果,渔民们逐渐意识到了这个“书呆子”是个真正的专家。参加宣讲会的渔民从最初的寥寥无几,到后来的一场不够,分两场讲,王建平打从心底里感受到了水产养殖户们对于科学养殖技术的迫切需求。每位渔民养殖的海产种类不同,面对的问题自然不同,为了实现“点对点”的帮助,在担任科技特派员的三年里,王建平的手机始终保持着24小时开机的状态。
这部24小时开机的手机记录了王建平帮助渔民的“急诊”故事:黄避岙乡养殖大户的大黄鱼溃疡综合征、新桥镇养殖大户的梭子蟹池塘缺氧问题……这一次次的“急诊”,见证了王建平和渔民朋友们深厚的感情。
把论文写在大海边:与时俱进,亲力亲为
“王老师和团队的同志简直就是工作狂,白天与工人一道在闷热大棚劳作,晚上查阅相关资料,从不叫苦叫累。”“王老师,你真是我们的贴心人……等到梭子蟹丰收了,一定请你来尝尝。”三年科技特派员的生活结束了,但王建平脑海中总是回响着渔民们真诚质朴的话语。
“我一直惦记着养殖户们,”王建平感言,“他们信任我,我也要努力研发更多有益于水产养殖的科学技术,不让他们失望。”
王建平希望可以帮助到更多的渔民朋友,年王建平就将手机短信平台应用到了水产养殖中。“渔民们平时工作都在海边,地域偏僻、消息闭塞,手机是他们获取外界信息最有效的方式。”通过短信平台,王建平为养殖户们送去最新的病害预防信息。
如今,大数据时代兴起,“与时俱进”的王建平带领团队跋山涉水,致力于用科技为水产养殖健康持续发展赋能。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王建平团队研发了一个APP,一头连着农户,通过安装在养殖塘的传感器实时上传各项数据,另一头连着科技人员,通过实时查看数据进行及时地指导。
“他是一位把论文写在大海边的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专家。”王建平的同事如此评价道。为了研发新技术,王建平从不喊累,宁波的养殖场几乎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实地考察、数据收集、技术研发……他把每一步路走得踏踏实实。
十余年的时间,王建平团队也总结出了一套独创的“六有模式”,即有规划、有技术、有基地、有服务、有培训、有机制。带着经过实践打磨的“六有模式”,这名有口皆碑的“渔博士”,还将继续乘风破浪,造福更多渔民和养殖户。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3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