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12月13日电(记者王晓东)近年来,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专家团队深入全国14个特困片区22个县市,把蜂业科技创新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融合,助力贫困地区发展甜蜜事业,闯出一条具有蜂业特色的扶贫之路。
据统计,年以来,蜜蜂所共有60多名专家忙碌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累计开展技术培训班次,现场指导余次,培训蜂农超过1.6万人次,培训骨干技术人才人,带动3户农民脱贫。
在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陕西宁陕,蜜蜂所李建科教授带着先进的养蜂理念和养蜂技术,在8个月时间内先后6次深入当地开展科学养蜂技术、蜂病防控、蜂种选育和产品加工等环节技术指导,向贫困地区群众培训便于管理的活框取蜜养蜂方式,有效解决了中蜂的现代化饲养技术问题、“中囊病”的防控问题。这些措施使蜂群产蜜量翻了一番。
在李建科教授和团队的技术指导下,当地的“疯婆娘”养蜂专业合作社建立了标准化示范蜂场和蜂蜜加工厂。合作社按照“园区+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经营模式,通过土地入股、产品回收、园区务工、技术入股共建养蜂扶贫示范基地,资金入股分红等多渠道带动贫困户增收。短短几年,宁陕全县中蜂数量由不足箱发展到1.8万箱,蜂蜜产量吨,实现销售收入超过万元,产业初具规模。
地处武陵山腹地的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生态资源得天独厚,森林覆盖率高,有“中华药库”之称,有主要蜜源植物13种,辅助蜜源植物76种,花期96-天,具有50多万群的载蜂量。但年和年,鹤峰县和利川市发生食用蜂蜜造成中毒死亡事件,引起舆论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4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