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都镇强
本报通讯员马文睿
“过年好!”大年初三下午,在昌邑市卜庄镇大陆村,村民陆丰智与陆双全互相拜过年,寒暄了几句,又聊起了林蛙养殖技术。
大陆村是远近闻名的梨枣种植村,陆丰智、陆双全都是村里的致富能人。为何俩人拜年之余却聊起林蛙养殖这件新鲜事?原来,这关系到他们今年的一项新计划:延伸梨枣产业链,发展梨枣深加工,尝试利用梨枣林养殖林蛙,实现林下经济的突破。
“单纯种植梨枣,一旦市场不好,农民就会丰产不丰收。”指着身后成片的梨枣树,陆丰智说,梨枣也有不耐运输、采摘期短等短板,如何让老百姓的梨枣持续稳定地卖出好价钱?他去年就一直琢磨这件事,最终决定投资发展梨枣的深加工产业,通过延伸梨枣产业链,稳定枣农收入。
“一个人富不算啥,作为一名党员,我还想带动乡亲们一起致富,多寻求一些致富门路。”去年上半年,陆丰智就开始忙活起来,他根据村里梨枣产业的现实情况,全面构思发展路径,试图探索一条梨枣深加工使群众共同致富的路子。为此,陆丰智多方面考察,先后投入资金万元,找厂房、买设备,设计包装、注册商标。在梨枣成熟期从本村收购了吨,放到冷库储存,春节前梨枣糕、冻干梨枣、即食蒸枣等产品已投放市场,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如今,梨枣深加工工厂已有10多名工人,多是大陆村的村民,骑着电动车五分钟就能到工厂上班,增收的同时又不耽误家里的农活。“过完年就要忙起来了,我们的销售团队也在潍坊等地跑市场,争取让这些深加工产品一炮打响。”陆丰智说,同时,他还将打造抖音电商直播,利用自己的电商团队,主推这些深加工的梨枣产品。
不仅如此,陆丰智还与大陆村的梨枣合作社合作,试水以养殖林蛙为主的林下经济。“我们专门到莱州等养殖场考察,认为发展林蛙养殖比较有前景。以我们这里的养殖条件,林蛙冬眠期短,进食期长,能缩短成品时间。”陆丰智说。
养殖林蛙的主要食物是面包虫,陆丰智决定找村民自己养殖面包虫,用梨枣深加工剩下的果皮、残渣等当面包虫的食物,算是循环经济的一种模式。如果林下经济能够成功,他们将通过合作社向本村村民推广这项技术。
为此,去年10月底,他们搭建了占地半亩的棚进行林蛙成活率试验,并分批次投了林蛙苗。具体的林蛙养殖工作由陆双全负责。
虽然此前对林蛙养殖并不了解,但40岁的陆双全还是硬着头皮接了下来,并在年前就购买了不少林蛙养殖、病虫害防治方面的书籍,近俩月的时间天天埋头钻研。春节期间,陆双全也没闲着,除走亲访友外,只要空下来就看书,或者拿出手机来学林蛙养殖技术。
“农民也要不断学习致富的新技术,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我对林蛙养殖技术慢慢有了了解,今年还要继续钻研这方面的技术,遇到不会的及时找专家交流,争取成为一名合格的林蛙养殖能手。”陆双全说,过几天还要与陆丰智等村民坐下来深入谋划,60亩的示范园也将迎来改变。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7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