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养殖技术 >> 养殖技术优势 >> 正文 >> 正文

适应能力非常强的黄颡鱼,最常见的养殖模式

来源:养殖技术 时间:2022/9/3

黄颡鱼属于一种杂食性鱼类,黄颡鱼也被叫做黄骨鱼,主要是以水底栖息的小动物、小鱼、小虾、水生小昆虫和一些无脊椎动物、浮游生物为食,黄颡鱼属于温水性的鱼类,对环境有着非常强的适应能力,目前主要就是产自我国的长江、黄河、珠江、黑龙江和辽宁地区的一些河流流域,那么黄颡鱼都有哪些常见的养殖模式呢?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种就是池塘主养方法,黄颡鱼池塘主养属于最传统的一种养殖模式,同时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到的一种养殖模式,如果使用池塘主养黄颡鱼的话,池塘的水深通常都是在1.5米以上,池塘底部的淤泥不能太厚,我们在放养之前需要先使用生石灰对池塘进行消毒,黄颡鱼的放养规格是在10到15厘米左右,每亩可以放养黄颡鱼的数量大概是在到尾左右,而且还需要放养适量的鳙鱼、鲈鱼或者是鲢鱼等,可以用来调节水质,并且这样养殖的效益也会更高。

第二种就是鱼鳖混养方法,黄颡鱼的鱼鳖混养技术,其实也就是在利用池塘主养的技术,我们在养殖的过程中,需要往池塘中加入可以和黄颡鱼共同生在的鳖类进行养殖,我们通常都是使用中华鳖和黄颡鱼进行混养,通常是在水温达到20度左右的时候,就可以放入中华鳖,中华鳖的放养数量大概是在只左右,我们每天都需要给黄颡鱼进行两次投喂饲料,同时也需要投喂中华鳖所需要的高蛋白饲料,这样不但可以充分的利用水体,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经济价值。

第三种就是鱼蟹混养方法,黄颡鱼的鱼蟹混养方法就目前来看经济效益也是非常不错的,而我们在使用鱼蟹混养方法的时候,通常都是使用河蟹和黄颡鱼进行混养,河蟹通常都是在每年的四月份左右的时候,按照每亩放养到只,规格为30到40克左右的河蟹,这种养殖方法在养殖的过程中还需要放养50尾左右的白鲢鱼,我们每次在投喂饲料的时候是要以投放河蟹的饲料为主,只需要适量的投喂一些黄颡鱼的饲料就可以了,这样不但可以降低我们的养殖风险,还可以减少我们的养殖成本。

第四种就是稻田套养方法,稻田套养方法其实是现如今的一种非常实用的生态养殖模式,像一些鱼、虾、螃蟹、黄鳝、泥鳅等水产品都是可以使用稻田套养的模式,而黄颡鱼的稻田套养也是一样的,但是规格通常都是以8到10厘米左右最好,每亩可以放养0到尾左右的黄颡鱼,并且还可以收获稻谷,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最好是不使用农药和化肥。

第五种就是鱼虾混养方法,黄颡鱼的鱼虾混养方法在目前来看是最赚钱的,因为虾在市场上的价格是比较高的,通常黄颡鱼的鱼虾混养都是使用青虾或者是南美白对虾,我们在养殖之前需要先对池塘进行彻底的消毒工作,然后黄颡鱼的放养规格为2到3厘米左右,每亩都可以放养尾左右,而青虾和南美白对虾的放养数量大概是在1厘米左右的00尾左右,我们在喂食的时候也是需要注意,先将虾的饲料进行投喂,之后在投喂黄颡鱼的饲料。

以上就是黄颡鱼的集中最常见的养殖模式,希望对各位养殖黄颡鱼的朋友可以有所帮助。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1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