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高温天气收尾,气温逐渐下降,秋季逐步来临,这段时间是水产养殖品种上市前快速生长育肥的最后时机,是养殖生产管理的关键季节,稍有不慎,就会造成重大损失甚至前功尽弃。为切实做好今秋渔业生产管理,保障水产品顺利上市,特提出如下技术指导意见:
一、稳定水质。初秋,白天气温较高,夜晚较为凉爽,但遇雷阵雨时,湿度增大,天气闷热易使水质恶化,容易造成缺氧浮头,发生泛池。秋季水体透明度宜控制在30~35厘米,pH值8~8.5,养殖密度偏大、水色较差的水体要做好增氧。
二、培肥促壮。初秋时,水温适宜,是养殖品种最后的摄食生长高峰。投喂仍需坚持“四定”(定质、定量、定位、定时),保障饲料品质,营养均衡。中秋时,气温下降明显,水产病害高发季节已过,天气较好时,可适当加大投饲量。深秋时,水温降低,养殖品种摄食量下降,应减少投喂量,只需保障不掉膘,维持到捕捞收获为止。秋季,河蟹陆续上市,但仍需继续投喂高品质饵料,促进蟹黄蟹膏生长饱满,提高河蟹品质。
三、病害预防。秋季气温下降,水温适宜各种病原体滋生繁殖,特别水质较差、水草减少的池塘,虾蟹易发纤毛虫病,鱼类易发锚头鳋等寄生虫病及烂鳃、打印、出血等细菌性病。应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建议定期施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同时内服提高免疫力的饲料添加剂如免疫多糖、大蒜素等提高体质。严禁使用违禁药物,用药后要严格遵守休药期的规定,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虾蟹塘要合理控制水草密度和分布,水草过多和死亡的及早捞出,减少水草腐烂。
四、加强管理。秋季冷暖空气轮番来袭,天气多变且易反复,昼夜温差大,每天坚持早晚巡塘,观察养殖品种活动和吃食情况,发现缺氧预兆应及时加注新水和开启增氧机,查看水色、透明度、pH值,及时捞掉腐草、残饵,消毒清理食场。河蟹成熟上岸,要注意检查防逃设施、池埂有无漏洞;夜晚加强防逃、防盗。
五、适时上市。养殖品种达到上市规格可捕捞上市,根据市场需求与周边地区水产品上市情况合理安排销售时间。上市时间和进度要考虑池塘的载鱼量、起捕水温,正确操作,避免造成机械损伤导致病害发生。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3370.html